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介石的意思、介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介石的解釋

(1).謂操守堅貞。語出《易·豫》:“介于石,不終日,貞吉。”《宋書·謝靈運傳》:“時來之機,悟先于介石,納隍之誡,一援於生民。”《北史·隋本紀下》:“豈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懷,确乎難拔?” 明 陸采 《明珠記·珠圓》:“義士施偷天之計,郎君秉介石之心。”

(2).碑石。 唐 上官靈芝 《王居士塼磚銘》:“迹往名留,不刊介石,孰播徽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介石”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

  1. 《易經》中的哲學概念 《周易·豫卦》六二爻辭記載:“介于石,不終日,貞吉。”此處“介”通“砎”,意為堅硬、堅定;“石”象征剛直。整句指君子如磐石般堅守中正之道,遇到變故能迅速察覺并調整,最終獲吉。宋代朱熹解釋為“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強調品德堅如磐石。

  2. 人名寓意 近代曆史人物蔣介石(字介石),其名源自《易經》此典,寄托了家族對其剛毅正直品格的期望。這種取名方式體現了傳統文化中“以典明志”的特點。

  3. 其他釋義 在礦物學中,“介石”可指具有分層結構的岩石(如頁岩),但此用法較罕見。現代漢語日常交流中已基本不用該詞的本義。

注:若需了解蔣介石生平或《易經》卦象的延伸解讀,建議通過權威曆史文獻或哲學研究資料進一步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介石的意思

介石,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名詞或動詞,表示在兩者之間擺放一個隔斷物,形成一種分割或阻隔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介石的部首是“人”和“石”,分别為左右結構。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介石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孟子·梁惠王上》篇中,原文是“水不在深潛,山不在高避,王者之道,奚以知介石之難也?”,意為國家的發展和治理不容易像隔山和阻水那樣,需要解決許多困難和障礙。

繁體

繁體字“介”為「介」,繁體字“石”為「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演變過程中,介石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延續了現代的寫法。

例句

1. 他用一塊介石把書架隔開了,使書架裡的書更有序。
2. 這個圍牆是用大石頭介石而成的。

組詞

介石的相關組詞有:介障、介欄、介紹、介觀等。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阻隔、分割、隔離
反義詞:連接、貫通、統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