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拖涎的意思、拖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拖涎的解釋

蝸牛。 宋 陶穀 《清異錄·蟲》:“ 李善寧 之子十歲能即席賦詩,親友嘗以‘貧家壁’試之,略不構思,吟曰:‘椒氣從何得,燈光鑿處分,拖涎來藻飾,惟有篆愁君。’拖涎,指蝸牛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拖涎"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或方言中。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本義:口水拖長流淌

    • “拖”指拖拉、拖長、下垂;“涎”指口水、唾液。
    • 因此,“拖涎”最直接的意思是指口水不受控制地長長地流淌下來,常用來描繪人(尤其是幼兒或病人)因無法自控或極度饑餓、饞嘴時流口水的樣子。例如:“那孩子看着糖果,拖涎不止。”
  2. 引申義:言語冗長啰嗦,不着邊際

    • 這個引申義由口水拖沓流淌的形象比喻而來。
    • 形容人說話冗長、拖沓、啰嗦,内容空洞,不着要點,或者故意拖延時間、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類似于“拖泥帶水”、“廢話連篇”。例如:“他發言總是拖涎半天,也說不到重點上。”

權威來源參考:

“拖涎”一詞的核心意象是口水拖長流淌,既可用于描述生理現象(口水直流),也可用于比喻言語行為的冗長拖沓、不爽利。其使用在現代漢語中較為少見,多出現在特定語境或方言中。理解該詞需結合其形象的本義和由此衍生的比喻義。

網絡擴展解釋

“拖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陶穀《清異錄·蟲》的記載:李善甯之子十歲時作詩“拖涎來藻飾,惟有篆愁君”,以“拖涎”代指蝸牛()。

三、現代使用

“拖涎”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詩詞注解中。其同義詞“蝸牛”已成為通用表達()。

四、字詞解析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或方言變體,可參考《清異錄》《漢典》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報丁報銷币馬賓屍不厭求詳不知高下步驺差缺成何體面誠慤蚩眩創觀膽決彈章道教墱流對荅多言多語督郵二代芳蘭生門,不得不鉏高情遠緻鬼鳥駻突黑附子畫棰黃齑虺牀江路監市履狶驕悖借銜積害謹謝劑限慨切狼踞遼霫流夷馬褲盟契秣馬厲兵南海神難乎爲情峭崿窮崖絶谷穹圓豈惟诠品卻寒簾佢們熱盤上蟻子三酉商訂煽虐十四絃蹋衍妥安微故細過小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