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歸思。 南朝 宋 謝靈運 《道路憶山中》詩:“斷絶雖殊念,俱為歸慮款。”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一:“向夕臨大荒,朔風軫歸慮。”
“歸慮”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歸思”,即對家鄉或歸處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謝靈運、王昌齡的詩作原文。
歸慮(guī lǜ)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歸字由彐部和丶部組成,彐是頭部,丶是點,表示歸向、回歸的意思;慮字由心部和虍部組成,心是心髒的意思,虍是老虎的尾巴,表示思考、考慮的意思。
歸慮一詞在《說文解字》中沒有收錄,可能是後來擴展的用法,基于歸向、回歸和思考、考慮的意義,表示将思緒歸回自己内心進行思考的意思。在繁體字中,歸字和慮字的形狀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根據古代漢字典《說文解字》的記載,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差異。歸字的古代寫法是類似于彐部下方再畫一個點,表示頭部回歸;慮字的古代寫法則呈現心字的上方再加一個橫折線。這些變化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簡化和規範化的。
1. 我需要一些安靜的時間,歸慮一下自己的未來方向。
2. 在做決策之前,你應該仔細歸慮各種因素。
1. 歸心似箭:形容思念之情如箭般快速回到某人。
2. 回歸:歸向、複歸的意思。
3. 心慮:内心思考、擔憂的意思。
思量、考慮、思索、思維
沖動、草率、魯莽、不顧後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