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涓縷的意思、涓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涓縷的解釋

比喻細微。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六:“而 朱公 一儒生,以區區辯給,欲整其亂,祗自取辱焉。涓縷未申,勍敵已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涓縷”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juān lǚ
注音:ㄐㄨㄢ ㄌㄩˇ
詞義:比喻細微的事物或細節。該詞由“涓”(細小的流水)和“縷”(線狀物)組合而成,通過具象事物引申為抽象意義上的“微小”。


二、來源與用法

  1.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宋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而朱公一儒生,以區區辯給,欲整其亂,祗自取辱焉。涓縷未申,勍敵已至。”
    此處“涓縷未申”形容微小的努力尚未展開,便被強大的對手壓制,凸顯“細微而脆弱”的語境。

  2. 字義拆分:

    • 涓:指細小的流水,如“涓滴”“涓埃”;
    • 縷:指線狀物或分條陳述,如“千絲萬縷”“條分縷析”。
      兩字疊加,強化“微小且條理分明”的意象。

三、應用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北夢瑣言》相關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涓縷

涓縷(juān lǜ)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涓的聲音是“juān”,縷的聲音是“lǜ”,涓表示細微,縷表示細長。

涓的部首是水部,縷的部首是纟部。

涓的筆畫數為11畫,縷的筆畫數為11畫。

來源和繁體

涓縷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說文解字》,其中涓指細小的水流,縷指細長的線條。在古代,涓縷常常用來形容水流與線條的形态,後來逐漸引申為細微和細長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涓縷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的《說文解字》,涓的古時候的寫法為“水(shuǐ)+1”,縷的古時候的寫法為“纟(mì)+10”。可以看出,在古代的寫法中,涓縷的部首和現代寫法一樣,隻是筆畫的順序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說話的聲音像涓縷的流水,柔和而悅耳。

2. 寫字的時候要注意筆畫的涓縷,以确保書寫的整潔。

組詞

1. 涓涓:細小而連續的流動。

2. 縷細:非常細小的。

近義詞

纖細、纖巧、細微、微小

反義詞

粗大、粗糙、粗壯、粗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