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膺的意思、誕膺的詳細解釋
誕膺的解釋
承受(天命或帝位)。《書·武成》:“我文考 文王 ,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 孔 傳:“大當天命。” 唐 陸贽 《請許台省長官舉薦屬吏狀》:“陛下誕膺寶歷,思緻理平。” 明 歸有光 《封朝鮮國王妃樸氏诰文》:“制曰:‘我祖宗誕膺天命,統禦萬方。’”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天貺大東,數千年前,早開楛矢信義之俗,以待我祖宗誕膺景命,混一神洲。”
詞語分解
- 誕的解釋 誕 (誕) à 大:誕命。 欺詐,虛妄:怪誕。誕妄。 生育,人出生:誕生。誕辰(生日)。 生日:壽誕。華誕。聖誕節。 放蕩:放誕。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膺的解釋 膺 ī 胸:義憤填膺。 接受,承當:膺選(當選)。膺賞。膺受。榮膺。 讨伐,打擊:膺懲。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誕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誕膺(dàn yīng)意為“承受天命或帝位”,常用于描述帝王或統治者順應天意、繼承大統的合法性。例如《尚書·武成》中記載周武王“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即指周武王接受天命統治天下(,)。
2.詞源與結構
- 誕:此處作助詞,無實義,用于加強語氣;
- 膺:本義為“胸”,引申為“承受、承擔”。
組合後,“誕膺”強調“莊嚴地接受(天命或責任)”,帶有神聖化色彩(,)。
3.曆史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如:
- 《三國志》:陸遜提及孫權“誕膺期運”,贊其順應時運稱帝;
- 唐代陸贽:稱頌皇帝“誕膺寶曆(國運)”;
- 明清文獻:如歸有光、陳康祺的诰文,均用于強調統治者合法性(,)。
4.現代語境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曆史研究或古典文學分析,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莊嚴、儀式化的語義。
“誕膺”是典型的古漢語政治術語,體現中國古代“君權神授”思想。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尚書》《三國志》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誕膺(dàn yīng)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意思是指出生、誕生,也可指出現、降臨。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讠】和【胸】,總共有14個筆畫。它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古時候的寫法中,字形稍有不同。此外,誕膺也有繁體字形。
以下是一句使用誕膺的例句:
他們興高采烈地慶祝着新生嬰兒的誕膺。
一些與誕膺相關的組詞包括:誕生、降臨、初生。
近義詞可以是:出世、降生、誕生。
至于反義詞,與誕膺相對的詞彙可能包括死亡、消失、離世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