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垂拱的意思、垂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垂拱的解釋

[be occupied with nothing;have nothing to do] 垂衣拱手,表示不做什麼事,形容不用花什麼氣力

詳細解釋

(1).垂衣拱手。謂不親理事務。《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孔穎達 疏:“謂所任得人,人皆稱職,手無所營,下垂其拱。”後多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漢 王褒 《聖主得賢臣頌》:“雍容垂拱,永永萬年。”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君道》:“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戈直 注:“垂拱者,垂衣拱手,無為而治也。” 太平天囯 周際玱 《建天京于金陵論》:“由是肅體統,大一尊,一人垂拱於上,萬民鹹歸於下。”

(2).形容無事可做。 漢 賈誼 《旱雲賦》:“畎畝枯槁而失澤兮,壤石相聚而為害;農夫垂拱而無聊兮,釋其鋤耨而下淚。”《南史·梁吳平侯景傳》:“領軍管天下兵要, 宋 孝建 以來,制局用事,與領軍分權,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領軍垂拱而已。” 茅盾 《動搖》九:“現在這縣城裡又是平靜得象死一般了。縣黨部委員們垂拱無事。”

(3).形容不費力氣。《戰國策·齊策五》:“當是時, 秦王 垂拱受 西河 之外……衝櫓未施,而 西河 之外已入於 秦 矣。”《晉書·姚萇載記》:“吾欲移兵嶺北,廣收資實,須 秦 弊 燕 迴,然後垂拱取之。”

(4).猶袖手。形容置身事外。《史記·黥布列傳》:“夫 漢王 戰於 彭城 , 項王 未出 齊 也,大王宜騷 淮南 之兵渡 淮 ,日夜會戰 彭城 下;大王撫萬人之衆,無一人渡 淮 者,垂拱而觀其孰勝。”

(5).謂兩手重合而下垂,表示恭敬。《禮記·玉藻》:“凡侍於君,紳垂,足如履齊,頤霤,垂拱,視下而聽上。” 孔穎達 疏:“拱,沓手也。身俯則宜手沓而下垂也。” 宋 葉適 《祭王木叔秘監文》:“曷徐其行!曷亟其止!垂拱之侍,無幾日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垂拱,漢語詞彙,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字面本義:垂衣拱手

指雙手自然下垂或交疊于胸前,形容姿态安閑、無所事事的狀态。

例證:

《尚書·武成》載:“垂拱而天下治”,描繪統治者無為而治的理想狀态 。


二、文化引申義:無為而治

特指古代君主以德化民、簡政安邦的治國理念,強調通過清靜無為實現社會安定。

曆史語境: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雲:“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體現儒家推崇的治國智慧 。

《漢語大詞典》釋義:“垂衣拱手,謂不親理事務,多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網絡版):"垂拱"詞條釋義

    → 訪問鍊接:http://www.hydcd.com/cd/htm13/2023.htm

  2. 《尚書·武成》原文及譯注(國學網)

    → 文獻出處:http://www.guoxue.com/book/shangshu/0013.htm

  3.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解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文本來源: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

注:以上鍊接經核驗為有效學術資源平台,内容源自權威典籍及工具書編纂機構。

網絡擴展解釋

“垂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字面與引申義

  1. 動作描述
    指“垂衣拱手”,即雙手自然下垂或交疊于胸前,形容不主動作為、無需費力的狀态。

    • 如《禮記·玉藻》提到“垂拱”作為恭敬侍立的姿态,體現古代禮儀中的謙恭之态。
  2. 治國理念
    引申為帝王“無為而治”的統治方式,強調任用賢能、以德化民,達到天下太平。

    • 典故出自《尚書·武成》:“垂拱而天下治”,孔穎達注解稱其意為帝王不勞心力,因任人得當而政通人和。

二、曆史年號

唐代睿宗李旦曾使用“垂拱”作為年號(685-688年),但實權由武則天掌握,故此年號常歸于武則天時期。

近義與關聯詞

權威典籍如漢典()與曆史資料()均佐證上述釋義,而提到的“天地寬廣”之解屬于特殊引申,非主流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班朝録班姑闆襲背水戰編校博練撥遣徹朗傳信鳥垂纓藂林打道回府叨承打瓦打踅定策國老端敏二十四節氣罰籌風牛馬不相及豐姿綽約供奉曲苟辭龜駞國耳忘家虹橋歡伯睆目花期膠附絞绡家仙界限錦工金象斤鑿儈驵瀾滄江羸師麻點冒濫内幸佩珰勸懲曲術桑臣慴愯射飲蛇纓室中受紀庶祈司原玩皮文譽屋山小熊貓遐仰洩用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