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细微。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而 朱公 一儒生,以区区辩给,欲整其乱,祗自取辱焉。涓缕未申,勍敌已至。”
“涓缕”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juān lǚ
注音:ㄐㄨㄢ ㄌㄩˇ
词义:比喻细微的事物或细节。该词由“涓”(细小的流水)和“缕”(线状物)组合而成,通过具象事物引申为抽象意义上的“微小”。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而朱公一儒生,以区区辩给,欲整其乱,祗自取辱焉。涓缕未申,勍敌已至。”
此处“涓缕未申”形容微小的努力尚未展开,便被强大的对手压制,凸显“细微而脆弱”的语境。
字义拆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北梦琐言》相关注解。
涓缕(juān lǜ)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涓的声音是“juān”,缕的声音是“lǜ”,涓表示细微,缕表示细长。
涓的部首是水部,缕的部首是纟部。
涓的笔画数为11画,缕的笔画数为11画。
涓缕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说文解字》,其中涓指细小的水流,缕指细长的线条。在古代,涓缕常常用来形容水流与线条的形态,后来逐渐引申为细微和细长的意义。
在繁体字中,涓缕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根据古代的《说文解字》,涓的古时候的写法为“水(shuǐ)+1”,缕的古时候的写法为“纟(mì)+10”。可以看出,在古代的写法中,涓缕的部首和现代写法一样,只是笔画的顺序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
1. 他说话的声音像涓缕的流水,柔和而悦耳。
2. 写字的时候要注意笔画的涓缕,以确保书写的整洁。
1. 涓涓:细小而连续的流动。
2. 缕细:非常细小的。
纤细、纤巧、细微、微小
粗大、粗糙、粗壮、粗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