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拘攣。衰老背駝貌。《莊子·徐無鬼》:“年齒長矣,聰明衰矣,而不得休歸,所謂卷婁者也。” 成玄英 疏:“卷婁者,謂背項俛曲,向前攣卷而傴僂也。傴僂攣卷,形勞神倦。” 陳鼓應 注:“婁,同‘僂’。《逍遙遊》作‘卷曲’,《大宗師》作‘曲僂’,同義。” 宋 羅泌 《路史·後紀十一·有虞氏》:“ 舜 長九尺,太上員首,龍顔日衡,方庭甚口,面顄亡髦,懷珠握褒,形卷婁。”
(2).羊的别名。 厲荃 《事物異名錄·獸畜·羊》引 明 陳懋仁 《庶物異名疏》:“羊,亦名卷婁。”
“卷婁”一詞屬于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語義及文獻應用三個維度解析:
一、字源解析 “卷”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厀曲也”,本義指膝蓋彎曲的形态,後引申為蜷縮、收束之意(來源:《漢語大字典》第2版)。而“婁”在《廣雅·釋言》中注為“空也”,本指物體中空狀态,于《詩經·唐風·山有樞》中“弗曳弗婁”句,鄭玄箋注為“系綴之義”,後衍生出牽引、虛弱等引申義(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二、核心語義 該詞組合後形成兩種主要義項:
三、文獻流變 該詞在漢代典籍中多作本義使用,至唐宋時期逐漸轉為隱喻。宋代《廣韻·上聲·狝韻》将“卷婁”歸入形體描述類詞彙,而明代《正字通》則增補其“心勞形瘁”的引申義項,體現出詞義從具體到抽象的發展軌迹(來源:《漢語詞源學》商務印書館)。
“卷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本義:指身體因衰老而佝偻、背駝的狀态,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莊子·徐無鬼》中提到:“年齒長矣,聰明衰矣,而不得休歸,所謂卷婁者也。”
延伸用法:可泛指因長期勞累或衰老導緻的身體蜷縮狀态,如“傴僂攣卷,形勞神倦”。
在明代文獻中,“卷婁”被用作羊的别稱。例如《事物異名錄》引陳懋仁的記載:“羊,亦名卷婁”。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莊子》原文或《事物異名錄》等古籍。
阿伯安乾安順按縣百秋本待本管冰文鏟除陳天華赤手空拳揣歪捏怪翠幌酢歰蕃阜風宣風雨時若改適幹幹翼翼高素瓜田李下豪肆何煩鴻俦弘旨呼息蹇蹇匪躬襟背聚生潰茂魁碩癞蝦蟆零賣柳子厚體落腳馬糞紙麥丘南陽鳥獸散牛腹書女罃辟居平濟漆齒清崇清吉輕弱七十說戚顔群紀婼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深喏數黃瓜,道茄子説好説歹投殒土豚仙風道格象形字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