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象形字的意思、象形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象形字的解釋

象形文是根據構字方式而劃分的一種漢字。六書中的一項,屬于“獨體造字法”。 

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遊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人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文來自于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征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實體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畫不出來的。因此,以象形文為基礎後,漢字發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書中的指事、會意、形聲。然而,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須建基在原有的象形文上,以象形字作基礎,拼合、減省或增删象征性符號而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象形字是漢字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之一,屬于“六書”之首。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起源
象形字是通過簡化的圖形直接描繪事物外形特征的文字。其起源可追溯至遠古時期,人類為記錄信息,用線條勾勒事物輪廓(如動物、工具等),逐漸演變為文字符號。例如“日”最初畫作圓形中間加一點,模拟太陽形态。

二、核心特點

  1. 直觀性
    字形與實物外形高度相似,如“山”描繪三座山峰,“水”呈現流水波紋。
  2. 簡約性
    不同于繪畫,象形字僅保留事物輪廓特征,如“木”簡化為一豎加分支,象征樹幹與枝葉。
  3. 局限性
    難以表達抽象概念(如“思想”),且複雜事物(如“龜”)需通過側面輪廓簡化表現。

三、典型例證

四、發展與演變
早期象形字多為獨體結構(如“人”“火”),後逐漸與其他符號結合形成合體字(如“休”=人+木)。隨着書寫需求增加,象形字抽象化程度提高,部分演變為偏旁部首(如“水”→三點水旁)。

五、學術定義補充
《說文解字》将象形定義為“畫成其物,隨體诘诎”,強調其以線條摹寫實物的本質。現代漢字中,約4%為象形字,但作為構字基礎,對漢字體系影響深遠。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字形演變或曆史文獻記載,可查閱《說文解字》等字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象形字的意思

象形字是指用圖形直接描繪事物的漢字。它通過模仿事物的外形、特征來表示含義,因此能夠更直觀地表達概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

《象形字》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象形」和「字」。其中,「象形」意為模仿事物的外形來表示含義,「字」則指漢字。

根據字的結構,漢字可以分為部首和筆畫。部首是構成漢字的基本組成元素,而筆畫是繪制漢字時所需要的筆畫落點的順序和路徑。

來源

象形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圖畫符號。在人類社會剛剛形成書寫系統的初期,人們使用圖畫來記錄信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圖畫逐漸演變成了具有固定意義的象形字。

繁體

《象形字》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象形字」,與簡體字隻是書寫形式上的差異,具有相同的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的漢字書寫形式更加隨意,字的結構也更加靈活。在形狀上,古代漢字的外形更加繁複,筆劃的數量也更多。隨着時間的流逝,漢字逐漸演變為現在簡化的形式,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字形。

例句

1. 中國古代的甲骨文就是一種象形字的書寫形式。

2. 漢字「山」是以山的外形為基礎的象形字。

組詞

象形字組詞示例:象形文字、象形符號、象形化

近義詞

象形字的近義詞:圖畫文字、象形文字、象形符號

反義詞

象形字的反義詞:抽象字、符號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