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歇的意思、記歇的詳細解釋
記歇的解釋
方言。猶此刻。 劉半農 《瓦釜集·第十二歌》:“我說新婦小姐我裡還借仔隔壁 錢二阿嫂 裡一碗飯,你記歇就盛一碗去還一還。”原注:“記歇,此刻。”
詞語分解
- 記的解釋 記 (記) ì 把印象保持在腦子裡:記憶。記取。記性。博聞強記。 把事物寫下來:記錄。記功。記者。 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遊記。日記。大事記。 符號,标識(?):印記。标記。記號。 古時的一種公文:奏
- 歇的解釋 歇 ē 休息:歇憩。歇腳。歇晌。安歇。歇涼。歇心。 停止:歇止。歇業。歇工。停歇。間歇。歇班。歇後語。 很短的一段時間:過了一歇。 筆畫數:; 部首:欠;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記歇"是一個相對冷僻的詞彙,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已不常用,主要存在于部分方言或古舊用法中。其核心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字“記”和“歇”來理解:
-
基本釋義:
- 記: 本義指把印象保持在腦子裡,即記憶、記住。引申為記錄、記載。
- 歇: 本義指休息、停止。引申為暫停、中斷、結束。
- 記歇: 将“記”和“歇”組合起來,其基本意思可以理解為“記住并停止(某事)”、“記下後便放下(不再挂念或繼續)”,或者更具體地指“記錄告一段落”、“記載完畢”。它強調的是一個動作(記錄或記憶)完成後隨之而來的停止狀态。
-
詞性與用法:
- 動詞: “記歇”主要用作動詞。
- 語境: 常用于描述書寫、記錄或記憶某個事項的過程結束。例如,在寫完一段文字、記錄完一筆賬目或記住某個要點後,可以說“記歇了”,表示此事已記錄/記憶完成,可以暫時擱置或轉向下一件事。它帶有一種“告一段落”、“暫告完成”的意味。
-
方言與古舊用法:
- 這個詞在現代标準漢語中已非常罕見,但在一些方言(如部分吳語、閩語地區)或舊小說、筆記中可能還能見到其蹤迹。在方言中,其具體含義和用法可能略有差異,但核心仍圍繞“記錄/記憶完畢并停止”這一概念。
- 有時也可能引申為“暫時忘記”或“擱置一邊”,但核心仍是基于“記”之後的“歇”。
-
與相關詞彙的辨析:
- “記錄” vs “記歇”: “記錄”強調記載的動作或結果本身。“記歇”則強調記錄這個動作的完成和隨之而來的停止狀态。
- “停歇” vs “記歇”: “停歇”泛指一般的停止休息,範圍更廣。“記歇”特指與記錄或記憶相關的停止。
“記歇”是一個動詞,意指“記錄或記憶完畢并隨之停止、告一段落”。它描繪的是完成一項記錄或記憶任務後,将其放下、暫告結束的狀态。雖然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保留在部分方言或舊時文本中,但其含義清晰,由“記”(記錄/記憶)和“歇”(停止)兩個語素複合而成,體現了動作完成後的休止。
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1986).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權威詞典,收錄大量古今詞彙,包含部分方言詞和古語詞釋義)。
- 許寶華, & 宮田一郎. (1999). 漢語方言大詞典. 中華書局. (大型方言詞典,有助于考證詞彙在方言中的使用情況)。
- 相關語言學及方言學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記歇”是一個方言詞彙,常見于吳語地區,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含義
表示“此刻、現在”,強調當下的時間點。例如在劉半農《瓦釜集·第十二歌》中,通過“你記歇就盛一碗去還一還”的用法,結合原注“記歇,此刻”,可明确其指代“當前時刻”。
-
構成與演變
- “記”在方言中常作為時間副詞,類似“現在、即刻”;“歇”本義為“休息、短暫停駐”,引申為“片刻、當下”。
- 組合後,“記歇”整體表達“此時、現在”,與普通話中的“這會兒”相近。
-
使用特點
該詞具有口語化和地域性,多見于江浙地區的民間對話或文學作品中,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屬于較生僻的方言詞彙。
若需進一步了解吳語方言特點或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例,中提到的《瓦釜集》及相關方言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爆炭辨悉財糧嗔诃尺蠖求伸遲久丑辱春工刺草錯字粗淺單竭登臣端悫渎慢獨擅勝場法歌覆射公據公制過悮黃雞火節活用降損講亭錦心繡口舊墟就征拘梗狙觑栗黃淩暴陵物六府六色役錢露床騄駬買犁賣劍毛茸沒皮柴免賜俛偻面面相觑霶霈破式樵徑人役審究深曲射葉天帚通函襪袴緯圖危診未晬誤筆蕪蕪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