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詳的征兆。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六:“日月薄蝕,彗孛流飛,此天地之危診也。”
“危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需結合語境和來源進行區分:
大多數權威來源(如、3、5、7)指出,“危診”意為“不詳的征兆”,常用于描述自然或社會現象中的異常預兆。例如:
少數來源(如)将“危診”解釋為成語,指“醫生在病情危急時的診治”。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解。例如: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搜神記》原文。
《危診》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危險病症的診斷和治療。通常用于醫學領域,指對患者的生命危險進行診斷和治療。
《危診》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卩”和“言”。其中,“卩”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印章,具體由3畫組成;“言”是另一個漢字部首,表示言語,由7畫組成。
《危診》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具體的起源尚不确定。然而,它作為一個醫學術語,主要是在現代漢語中被廣泛使用。
《危診》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危診」。
在古代漢語中,《危診》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由于古代文字演變的緣故,現代和古代的漢字形态可能有所差異。
1. 這位醫生對危診有豐富的經驗,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2. 醫護人員在進行危診過程中,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和技巧。
1. 危急診斷
2. 危險診療
3. 嚴重病症診斷
1. 危險病情診斷
2. 緊急病症診療
3. 重症患者治療
安全診斷
穩定病情治療
常規病症診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