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咎氏的意思、咎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咎氏的解釋

舅父輩。亦為古天子對異姓諸侯的敬稱。咎,通“ 舅 ”。《穆天子傳》卷五:“咎氏宴飲毋有禮, 許男 不敢辭,升坐于出尊,乃用宴樂。” 郭璞 注:“《禮》,天子稱異姓諸侯為伯舅……《管子》曰:‘伯咎無下拜。’字亦作咎。咎,猶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咎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指舅父輩
    根據《穆天子傳》的記載,“咎氏”可指舅父輩,即母親的兄弟。例如《穆天子傳》卷五提到:“咎氏宴飲毋有禮,許男不敢辭。”
    這裡的“咎”通“舅”,是古代對親屬關系的稱呼。

  2. 古天子對異姓諸侯的敬稱
    在周代禮制中,天子稱異姓諸侯為“伯咎”或“咎氏”,表示尊稱。例如郭璞注《管子》時提到:“伯咎無下拜”,說明“咎”與“舅”相通,用于禮儀場合。


二、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指責、責備”的成語,但這一用法缺乏明确的古籍依據,可能是現代誤用或混淆。建議以古代文獻中的釋義為主。


三、總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穆天子傳》原文或相關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咎氏(jiù shì)是一個漢字詞彙,指的是責備、責難、指責的意思。此詞共有兩個部首,咎字的左邊是口部首,氏字的左邊是氏部首。咎字的筆畫數為9畫,氏字的筆畫數為4畫。咎氏這個詞語源自于古代漢語,是由咎字和氏字組成的。 在繁體字中,咎氏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咎氏」。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咎氏通常是由「咎」寫在前面,「氏」寫在後面。例如:「咎之以魚,無失其真者也」(引自《易經》),意為指責他人就像用魚鈎釣魚一樣,隻有真誠的批評才能夠收到效果。 一些相關的詞語可以是「責難」、「責備」、「指責」等。這些詞語都和咎氏有類似的意思,都是在強調對他人言行的批評與指責。 與咎氏相反的詞語可以是「稱贊」、「贊美」、「表揚」等。這些詞語則是表示對他人良好行為的認可和稱贊。 總結起來,咎氏這個詞語的意思是責備、責難、指責,由兩個部首組成,筆畫數分别為9畫和4畫。在繁體字中寫作「咎氏」。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咎」寫在前,「氏」寫在後。一些類似詞語包括「責難」、「責備」、「指責」,而與咎氏相反的詞語可以是「稱贊」、「贊美」、「表揚」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