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咎氏的意思、咎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咎氏的解释

舅父辈。亦为古天子对异姓诸侯的敬称。咎,通“ 舅 ”。《穆天子传》卷五:“咎氏宴饮毋有礼, 许男 不敢辞,升坐于出尊,乃用宴乐。” 郭璞 注:“《礼》,天子称异姓诸侯为伯舅……《管子》曰:‘伯咎无下拜。’字亦作咎。咎,犹舅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咎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以下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指舅父辈
    根据《穆天子传》的记载,“咎氏”可指舅父辈,即母亲的兄弟。例如《穆天子传》卷五提到:“咎氏宴饮毋有礼,许男不敢辞。”
    这里的“咎”通“舅”,是古代对亲属关系的称呼。

  2. 古天子对异姓诸侯的敬称
    在周代礼制中,天子称异姓诸侯为“伯咎”或“咎氏”,表示尊称。例如郭璞注《管子》时提到:“伯咎无下拜”,说明“咎”与“舅”相通,用于礼仪场合。


二、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指责、责备”的成语,但这一用法缺乏明确的古籍依据,可能是现代误用或混淆。建议以古代文献中的释义为主。


三、总结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穆天子传》原文或相关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咎氏(jiù shì)是一个汉字词汇,指的是责备、责难、指责的意思。此词共有两个部首,咎字的左边是口部首,氏字的左边是氏部首。咎字的笔画数为9画,氏字的笔画数为4画。咎氏这个词语源自于古代汉语,是由咎字和氏字组成的。 在繁体字中,咎氏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咎氏」。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咎氏通常是由「咎」写在前面,「氏」写在后面。例如:「咎之以鱼,无失其真者也」(引自《易经》),意为指责他人就像用鱼钩钓鱼一样,只有真诚的批评才能够收到效果。 一些相关的词语可以是「责难」、「责备」、「指责」等。这些词语都和咎氏有类似的意思,都是在强调对他人言行的批评与指责。 与咎氏相反的词语可以是「称赞」、「赞美」、「表扬」等。这些词语则是表示对他人良好行为的认可和称赞。 总结起来,咎氏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责备、责难、指责,由两个部首组成,笔画数分别为9画和4画。在繁体字中写作「咎氏」。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咎」写在前,「氏」写在后。一些类似词语包括「责难」、「责备」、「指责」,而与咎氏相反的词语可以是「称赞」、「赞美」、「表扬」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