骜夏的意思、骜夏的詳細解釋
骜夏的解釋
古樂章名。九夏之一。《周禮·春官·锺師》:“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驁夏》。” 鄭玄 注:“公出入,奏《驁夏》。”參見“ 九夏 ”。
詞語分解
- 骜的解釋 骜 (驁) á 駿馬。 馬不馴良,喻傲慢,不馴順:骜放。骜忽。桀骜不馴。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 夏的解釋 夏 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糧。 中國朝代名:夏代。夏曆。 指中國:華夏。 姓。 冬 筆畫數:; 部首:夂;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骜夏”是古代禮儀音樂中的樂章名稱,屬于“九夏”之一,主要用于特定儀式場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骜夏”讀作ào xià,是周代《周禮》記載的“九夏”樂章之一,專用于諸侯(公)出入儀式時的演奏。
- 九夏包括《王夏》《肆夏》《骜夏》等,分别對應不同禮儀場景(如天子、諸侯、賓客的出入)。
二、出處與用途
-
文獻來源
《周禮·春官·锺師》明确記載:“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骜夏》。”
- 鄭玄注:“公出入,奏《骜夏》。”
表明該樂章用于諸侯(公)的正式場合,如朝觐、祭祀等。
-
功能意義
作為禮樂制度的一部分,“骜夏”通過音樂規範等級秩序,強化儀式莊重性。
三、字義分解
- 骜(ào)
本義為駿馬(如“骜,駿馬也”),後引申為“傲慢”(如“桀骜不馴”),但在“骜夏”中特指樂章名,無貶義色彩。
- 夏(xià)
此處指古代樂章,與季節無關。“九夏”之“夏”源自“大夏”,代表宏大樂舞。
四、相關擴展
- 九夏其他樂章:如《王夏》為天子專用,《肆夏》用于宴請賓客,體現周代禮樂制度的精細分層。
- 現代研究:因年代久遠,“骜夏”具體曲調已失傳,但通過文獻可窺見古代禮樂文化的嚴謹性。
以上内容綜合了《周禮》記載及權威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注疏》或相關禮樂研究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骜夏(áo xià)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馬和夏,馬是動物的代表,夏是一個古代的國家名稱。骜夏這個詞出自于《楚辭·齊騎》一文,指的是勇猛而盛夏時的美麗景色。
根據漢字的筆畫,骜夏的拆分部首馬有4畫,夏有8畫,總共是12畫。
在繁體字中,骜夏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并不完全與現代相同。根據考古發現,骜夏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寫法已不為人所知。
例句:他追求的是骜夏的自由與熱情。
組詞:骁勇(xiāo yǒng)、夏日(xià rì)、熱情(rè qíng)
近義詞:熱情洋溢、激情四溢
反義詞:陰冷無情
以上就是關于骜夏這個詞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簡要介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