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裱軸的意思、裱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裱軸的解釋

亦作“褾軸”。1.書畫裱褙時裝置卷軸并加裝飾。 唐 張彥遠 《曆代名畫記·論裝背褾軸》:“書畫以褾軸賈害,不宜盡飾。”《說郛》卷六九引 宋 趙構 《翰墨志》:“餘自渡 江 ,無復 鐘 王 真跡。間有一二,以重賞得之。褾軸字法亦顯然可驗。”

(2).指裱成的卷軸。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三:“舍此褾軸,悉非珍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裱軸是中國傳統書畫裝裱工藝的重要形制,指将書畫作品通過托裱、鑲料等工序裝潢成可卷舒的軸狀載體。該詞由"裱"與"軸"二字複合構成:"裱"即裝裱,指用紙、絹等材料對書畫進行加固裝飾的工藝;"軸"指卷軸,特指貫穿畫卷兩端便于收展的木質或瓷質軸杆。

在具體形制上,裱軸可分為"手卷"和"立軸"兩類:手卷為橫向裝裱,觀賞時需平鋪案頭逐段展開;立軸則為豎向裝裱,適用于懸挂展示。據故宮博物院文物專家考證,這種裝裱形制最早可追溯至魏晉時期,至宋代形成完備的裝裱體系,其結構包含天頭、引首、畫心、拖尾等十餘個組成部分。

裱軸工藝不僅具有保護書畫本體的實用價值,其鑲料的配色選擇、绫絹花紋的搭配更蘊含着"錦上添花"的美學追求。曆代收藏家常以"三分畫,七分裱"強調裝裱對書畫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作用,如明代周嘉胄《裝潢志》所言:"裝潢優劣,實名迹存亡系焉"。

網絡擴展解釋

“裱軸”是一個與書畫裝裱相關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書畫裝裱過程中用于固定和裝飾的卷軸裝置,也代指裝裱完成的卷軸作品。這一解釋在多個文獻中均有記載,如唐代張彥遠《曆代名畫記》提到“書畫以褾軸賈害,不宜盡飾”,宋代陳鹄《耆舊續聞》也以“舍此褾軸,悉非珍藏”佐證其作為成品的含義。

  2. 延伸用法
    個别資料(如查字典)提到“裱軸”可比喻人的才能或學問修養,類似“裝裱軸子保護畫作”的隱喻。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建議在學術或藝術領域使用時,優先采用其本義,即書畫裝裱的工藝或成品。若需引用比喻義,需注意标注來源或上下文支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家衣八節苞栎璧合珠聯鞞琫椽條竄黜赕賨箪瓢屢罄瞪矒帝統獨見構造地震乖龍寡老果仁過意不去黃藤寰界灰暗魂亡魄失火怪箭竿白驕妬幾筆錦繡江山舊恨新仇廐人钜海堪稱客水狂勃賫奉老态龍鐘量分臉紅筋漲臨帖鹵鈍馬師皇民氓扳害劈留撲碌乾昧勍盜清水衙門清質啓蟄蕲州鬼入犯入浴羶葷甜水調三斡四唾視萬籁無聲威綏相會纖撓俠戺歇後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