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态龍鐘的意思、老态龍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态龍鐘的解釋

[senile;be old and shaky;doddering old age;old appearance with bent back and unsteady steps] 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

老态龍鐘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宋· 陸遊《聽雨》

詳細解釋

形容老年人身體衰老,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宋 陸遊 《聽雨》詩:“老态龍鐘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 蔣光慈 《少年飄泊者》十七:“我何嘗不想回去見一見我那白發蒼蒼、老态龍鐘的可憐的母親。” 郭小川 《放歌集·秋歌》:“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衰老,老态龍鐘;但願我的心,還像入伍時候那樣年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老态龍鐘”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人年老體衰、行動遲緩的狀态。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二、用法與語境

  1. 語法功能:可作謂語(如“他老态龍鐘”)、定語(如“老态龍鐘的老人”)、狀語(如“他老态龍鐘地走着”)()。
  2. 適用對象:
    • 多用于描述老年人,也可比喻長期失意導緻精神頹廢的人()。
  3. 情感色彩:中性偏感慨,常用于客觀描述或表達對衰老的無奈()。

三、近反義詞


四、曆史典故


五、例句參考

  1. 他雖未滿六十,卻已老态龍鐘,連上樓梯都需攙扶()。
  2. 郭小川在詩中寫道:“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衰老。”()。

提示:如需更多用例或曆史文獻,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态龍鐘:詞義解析

“老态龍鐘”是一個成語,形容年老體衰、精神萎頓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老态龍鐘”的拆分部首是“老”和“龍”,分别是“老”字的“⺼”部和“龍”字的“龍”部。它們的筆畫分别是“4”和“16”。

來源

《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檠。而應,故“老子拙以甚,故能成其功”,故曰‘老當益壯,甯知白首之心’。”引申出來的成語“老态龍鐘”。

繁體

繁體字中,“老态龍鐘”的寫法繁瑣,分别是“老”字的“老”和“疆”和“龍”字的“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老”字,在古代寫法中,“⺼”部的位置在上方,下方是“並”部;對于“龍”字,在古代寫法中,“龍”部的形狀更加曲折,像一條蜿蜒的龍。

例句

他雖然年紀不大,卻已經老态龍鐘,身體強壯時的精神已經消磨殆盡。

組詞

老夫老妻、老死不相往來、老而不死、龍飛鳳舞、龍潛伏藏

近義詞

年高體衰、人老珠黃、人老心不老

反義詞

少壯不努力、精神旺盛、龍精虎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