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藤的意思、黃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藤的解釋

(1).藥草名。主治飲食中毒,利小便。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黃藤》:“黃藤生 嶺 南,狀若防己,俚人常服此藤,縱飲食有毒,亦自然不發。”

(2).鈎吻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鈎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藤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主要涉及植物學和中藥學領域。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分類

  1. 防己科黃藤

    • 學名:Fibraurea recisa(、2、11)
    • 形态特征:木質大藤本,長達10米,莖黃褐色帶刺,葉羽狀全裂,雌雄異株,果實球形(、2、5)。
    • 分布: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多生于山谷密林或石壁(、5)。
  2. 棕榈科黃藤

    • 學名:Daemonorops margaritae()
    • 特征:攀援棕榈植物,葉羽狀全裂,花序直立,果期6-10月,主要分布于華南及東南亞。

二、中藥學屬性(防己科黃藤)

  1. 藥用部位:根莖或葉(、7)。

  2. 性味歸經:

    • 味苦,性寒,歸心、肝經(、7)。
  3. 功效與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熱毒内盛、咽喉腫痛、目赤紅腫。
    • 瀉火通便:主治便秘、瀉痢(、8)。
    • 《本草綱目》記載可解飲食中毒(、4)。
  4. 禁忌:體質虛寒者忌用(、9)。

三、其他相關解釋

  1. 别名沖突:
    • 鈎吻(有毒植物)在古籍中也被稱為“黃藤”,需注意鑒别(、6)。
  2. 地域差異:
    • 部分地區将葫蘆科“牽牛藤”俗稱為黃藤,但非主流藥用品種()。

四、總結

黃藤的核心含義為防己科藥用植物,需注意與棕榈科植物及有毒鈎吻的區别。其藥用價值主要體現在清熱解毒,但需遵醫囑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藤》的意思

《黃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一種植物,常指生長在南方的藤本植物,葉片呈黃綠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藤》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其中“黃”的部首是“黃”,而“藤”的部首是“艹”。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和繁體

《黃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代。在《說文解字》中,黃藤的定義是指“一種菜,葉似葵而黃,穗似菊而黃,味和葵花酷似”。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仍然是“黃藤”,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黃藤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古時候的寫法為“黃籐”,其中“籐”字的上方多有難寫的“竹”字形狀。

例句

1. 我家後院種着一株茁壯的黃藤。

2. 池塘旁的樹上盤繞着幾根黃藤,看起來非常美麗。

組詞

1. 黃藤葉、黃藤枝、黃藤花

2. 藤本植物、藤蔓、藤條

近義詞

1. 金藤:另一種植物,葉片呈金黃色。

2. 綠藤:一種藤本植物,葉片呈綠色。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