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瓢屢罄的意思、箪瓢屢罄的詳細解釋
箪瓢屢罄的解釋
猶言箪瓢屢空。 晉 陶潛 《自祭文》:“簞瓢屢罄,絺綌冬陳。”
詞語分解
- 箪瓢的解釋 .盛飯食的箪和盛飲料的瓢。亦借指飲食。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北史·薛辯傳》:“ 濬 遺書 謨 曰:‘吾以不造,幼丁艱酷,窮遊約處,屢絶簞瓢。’”
- 罄的解釋 罄 ì 本義為器中空,引申為盡,用盡:告罄。罄其所有。罄竹難書。 古同“磬”,打擊樂器。 顯現:“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 嚴整的樣子:“師曠罄然”。 筆畫數:; 部首: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箪瓢屢罄”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生活極其貧困,飲食匮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拼音與結構
- 拼音:dān piáo lǚ qìng
- 字義分解:
- 箪: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
- 瓢:用匏瓜或木頭制成的舀水工具()。
- 屢罄:多次空竭,指食物和飲水頻繁短缺()。
二、出處與背景
- 原始出處:晉代陶淵明《自祭文》中記載:“箪瓢屢罄,希谷瓢飲。”
- 背景關聯:陶淵明以安貧樂道著稱,此成語反映了他對清貧生活的描述,常用于贊頌甘于貧苦的品格()。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多用于書面語境。
- 近義詞:箪瓢屢空、一貧如洗()。
- 反義詞:食前方丈、錦衣玉食()。
- 例句:
他雖箪瓢屢罄,卻仍潛心學問,不改其志。
四、延伸知識
- 關聯成語:“箪食瓢飲”出自《論語》,孔子稱贊顔回安貧樂道的精神,與“箪瓢屢罄”含義相近,但後者更強調物質匮乏的頻繁性()。
五、權威來源建議
若需深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陶淵明文集,以獲取更完整的語義和文學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箪瓢屢罄》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箪食(飯食放在箪子裡)和瓢飲(飲水使用的瓢子)經常用盡,形容生活貧困、物資匮乏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箪(竹木)5畫,瓢(瓜)6畫,屢(尺) 7畫,罄(缶)10畫。
來源:《左傳·莊公十一年》中的“裡子罄,箪瓢屢耗”,意思是說飯食都用盡了,箪食瓢飲也經常耗盡。
繁體:箪瓢屢罄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具體記載,但古代漢字的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
例句:生活困苦,箪瓢屢罄。
組詞:箪箬(竹制的容器),瓢潑(形容雨水很大),罄竹難書(形容筆者寫不完)
近義詞:生活困苦
反義詞:生活富裕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