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身屈體的意思、卑身屈體的詳細解釋
卑身屈體的解釋
見“ 卑身賤體 ”。
詞語分解
- 卑身的解釋 .猶言低身、屈身、伏身。《莊子·逍遙遊》:“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甚且不通語言,長跪服事,或且卑身執役,呵叱生殺惟貴族命,雖聖賢豪英不能免焉。”.指謙
- 屈體的解釋 .謂降低身分。 漢 桓寬 《鹽鐵論·褒賢》:“萬乘之主,莫不屈體卑辭重币請交,此所謂天下名士也。” 宋 蘇轼 《張文定公墓志銘》:“自将相公卿宿貴之人,皆争屈體以收禮後輩。” 清 蒲松齡 《聊齋
網絡擴展解釋
“卑身屈體”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彎腰俯首、屈從奉迎的姿态,形容人為了某種目的而降低身份或尊嚴,表現出順從或讨好的态度。
2. 出處與結構
- 出處:最早見于“卑身賤體”的衍生用法,宋代葉適在《薦舉》中曾用此詞舉例:“方其人之未得出乎此也,卑身屈體以求之……”。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卑身”和“屈體”兩個動賓結構組成,強調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屈服。
3. 用法與特征
- 詞性:中性成語,無明确褒貶傾向。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或定語,如“表現出卑身屈體的姿态”。
- 時代背景:屬于古代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4.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卑身賤體(含義相近,均指降低身份)。
- 關聯詞:卑躬屈膝、屈節辱命(均含屈服、讨好之意)。
5. 示例擴展
宋代葉適的例句中,該詞用于批判為求推薦而放棄尊嚴的行為,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士人風骨的重視。
此成語通過身體姿态的描寫,隱喻精神層面的妥協,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其情感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卑身屈體》是一個用來形容屈身低垂的詞語。它由“卑”、“身”和“屈體”三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卑”:部首為卩,總筆畫數4;
- “身”:部首為身,總筆畫數7;
- “屈”:部首為屍,總筆畫數7;
- “體”:部首為⺍,總筆畫數7。
《卑身屈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為「卑身屈體」。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使用一些古代字體。在繁體中,「卑」用「卑」字頭,「身」用「身」字頭,「屈」用「屮」字頭,「體」用「骨」字頭。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卑身屈體地向老師道歉。
相關的組詞包括「屈膝」、「屈服」和「屈從」。近義詞可以是「低頭」或「屈起」,而反義詞可以是「挺身」或「昂首」。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