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觀察研究養生之道。《易·頤》:“觀頤,自求口實。” 孔穎達 疏:“觀頤者,頤,養也,觀此聖人所養物也。” 晉 荀勗 《晉四廂樂歌·賓之初筵》:“胥之陪寮,憲茲度楷。觀頤養正,降福孔偕。”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尊生》:“欲希長年,此宜深戒,而亦養老奉親與觀頤自養者之所當知也。”
“觀頤”是一個源自《周易》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整理後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觀察研究養生之道,強調通過觀察自然或聖人的養生規律來指導自身實踐()。《周易·頤卦》原文“觀頤,自求口實”即體現此意,孔穎達注釋“頤,養也”,說明需通過觀察領悟養生的本質。
延伸内涵
部分低權威來源(如)提出“觀察他人言行以汲取智慧”的引申義,但此釋義未見于經典文獻或權威考據,可能與“觀過知仁”等成語混淆,建議以傳統釋義為準。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中,現代語境下可借喻對健康管理、生活規律的觀察學習。如需引用,建議優先結合《周易》原文及曆代注疏()。
觀頤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以欣賞美食作為樂趣。它指的是用賞心悅目的方式觀賞美味的食物,以及享受烹饪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
觀頤的拆分部首是見和頁,分别表示看和臉。它由12個筆畫組成。
觀頤最早出現在《荀子·勸學篇》中,是荀子對于人們如何修身養性的見解之一。他認為,人們在追求美食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内在修養,通過欣賞美食來提高道德修養。
觀頤的繁體字為觀頤。
觀頤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頤部分采用了“颌”的寫法。
1. 品味美食,要以觀頤為樂。
2. 他喜歡到各地旅行,嘗試當地的特色美食,一直以觀頤為樂。
觀頤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比如觀頤指南(指導人們如何享受美食的指南)、觀頤之樂(享受美食的快樂)等。
觀頤的近義詞包括觀賞美食、品味美食。
觀頤的反義詞是快餐文化,指的是隻注重食物的實用性和速度,缺乏對美食的欣賞和品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