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靡的意思、傾靡的詳細解釋
傾靡的解釋
(1).傾倒;佩服。 清 吳偉業 《柳敬亭傳》:“與人談,初不甚諧謔,徐舉一事相酬答,澹辭雅對,一座傾靡。”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擇日,設席 江南會館 ,請諸豪貴來,己乃纏頭而出,一座傾靡。”
(2).倒伏;傾覆。 清 唐孫華 《高郵阻風》詩:“屋瓦争怒飛,草木盡傾靡。”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百菊溪制府》:“砲石驟發,二匪艇皆傾靡,海水為之色赤。”
詞語分解
- 傾的解釋 傾 (傾) ī 斜,歪:傾斜。傾側。傾塌。傾圮。傾跌。 趨向:傾向。傾心。傾慕。傾注。左傾。右傾。 倒塌:傾頹。傾覆。傾軋(?)(在同一組織中互相排擠)。 使器物反轉或歪斜以倒出裡面的東西;引申為盡數
- 靡的解釋 靡 í 浪費,奢侈:靡蕩。靡費。侈靡。 分散:靡散(消滅)。 古同“糜”,糜爛。 筆畫數:; 部首:非;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傾靡”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īng mí,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傾倒;佩服
- 解釋:指對他人的才華、能力或行為感到極度欽佩,甚至達到為之折服的程度。
- 例句:
- 清代吳偉業在《柳敬亭傳》中描述:“與人談,初不甚諧謔,徐舉一事相酬答,澹辭雅對,一座傾靡。”
- 袁枚《隨園詩話》提到:“己乃纏頭而出,一座傾靡。”
2.倒伏;傾覆
- 解釋:形容物體因外力(如風、雨等)而倒塌或覆滅,也可引申為局勢的崩潰。
- 例句:
- 清代唐孫華《高郵阻風》詩:“屋瓦争怒飛,草木盡傾靡。”
- 昭槤《嘯亭雜錄》記載:“砲石驟發,二匪艇皆傾靡,海水為之色赤。”
補充說明
- 詞源:該詞由“傾”(傾斜、倒塌)和“靡”(倒下、散亂)組合而成,兼具物理與抽象的雙重含義。
- 文學應用:古代詩詞中常用來增強畫面感或情感表達,如宋代曾豐《垂絲海棠》中“避風皇後身傾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完整例句,可參考上述來源的原始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傾靡的意思
傾靡(qīng mí)是一個形容詞,意為妖豔、嬌媚、風情萬種。
拆分部首和筆畫
傾(qīng)的部首是人,共有8筆;靡(mí)的部首是革,共有20筆。
來源
傾靡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靡角》一篇中,原句為“王公之下,都傾搖而嬉笑”。在此句中,傾靡用來形容音樂的愉悅和歡快。
繁體
傾靡的繁體字為傾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傾字在古代常常以“傾”形寫作“傾”,古代的“靡”則寫作“靡”。
例句
他的容顔傾靡,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組詞
傾情、傾談、傾斜、傾向。
近義詞
妖豔、風騷、豔麗、妩媚。
反義詞
樸素、清雅、端莊、質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