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管政事。《韓非子·喻老》:“ 楚莊王 莅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 三國 魏 曹植 《帝舜贊》:“ 顓頊 之族,重瞳神聖;克協頑瞽,應 唐 莅政。”
涖政:臨朝治理政事。《詩·大雅·公劉序》:“ 成王 将涖政,戒以民事,美 公劉 之厚於民,而獻是詩也。” 三國 魏 曹髦 《以司馬師為相國進號大都督诏》:“ 齊王 涖政,不迪率典。”
“莅政”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ì zhèng,主要含義如下:
指君主或高官親自處理政務,展現治理才能與權威。其核心包含兩方面:
現可用于形容領導者(如政府官員、企業高管)親自參與重要決策或事務,強調親力親為的治理态度。
該詞既保留古典文獻中的執政含義,又延伸至現代管理場景,體現權威與責任的結合。如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韓非子》《詩經》等典籍。
《莅政》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官員到位,開始執政,履行職責。
《莅政》的部首是“艹”,總共有11個筆畫。
《莅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古代政府機構中使用頻繁。它是由“莅”和“政”兩個字組合而成,意味着官員或者領導者開始執政、履行職責。
《莅政》的繁體字為“蒞政”。
在古代,漢字《莅政》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其古代寫法為“荊枳”。
1. 新任總統莅政後,他的第一項任務是解決國家經濟的問題。
2. 大臣莅政不到一個月,就開始推行一系列政策改革。
莅事、莅世、莅臨、莅任、入莅
接管、執政、掌權
下台、離任、辭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