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魂銷的意思、魂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魂銷的解釋

亦作“ 魂消 ”。1.指死亡。 唐 元稹 《感夢》詩:“行吟坐歎知何極?影絶魂銷動隔年。今夜 商山 館中夢,分明同在後堂前。”

(2).謂靈魂離體而消失。形容極度悲傷或極度歡樂激動。《舊唐書·鄭畋傳》:“自 函 洛 構氛,鑾輿避狄,莫不指銅駝而眥裂,望 玉壘 以魂銷。” 宋 張先 《南鄉子》詞:“何處可魂消? 京口 終朝兩信潮。” 清 王士禛 《灞橋寄内》詩:“ 太華 終南 萬裡遙,西來無處不魂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魂銷"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學意蘊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魂魄消散,常用來形容人因極度悲傷、震驚或思念而精神恍惚、心神俱碎的狀态。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及文化内涵角度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與核心含義

  1. 本義:魂魄離散

    指靈魂脫離肉體消亡,源于古人"魂魄"二元生命觀。《漢語大詞典》釋為:"猶言魂飛魄散。形容極度悲傷或驚恐。"

    例:南朝江淹《别賦》"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以"銷魂"寫離别之痛徹心扉。

  2. 引申義:精神崩潰

    引申為因強烈情感沖擊(如悲恸、狂喜)導緻意識恍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指出其"形容極度激動或哀傷時的精神狀态"。

    例: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以"銷魂"寫相思入骨。


二、文學表現與情感層次

  1. 悲劇性情感載體

    多見于描寫生死離别、故國傾覆等主題。清代王夫之《讀通鑒論》評亡國之痛:"君臣魂銷,而天下之心已去。"

  2. 美學意境營造

    在詩詞中常與自然意象結合,如"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柳永《望海潮》),極盛之景反襯"歸去鳳池誇"的魂銷怅惘。


三、文化心理溯源

古人認為"魂"主精神,"魄"主形體,"魂銷"實為精神能量的徹底耗散。《禮記·郊特牲》載"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從生命觀解釋其深層心理機制。此概念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學中"以悲為美"的抒情傳統。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3. 《辭海·語詞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
  4. 《禮記正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魂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ún xiāo,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指死亡
    源自唐代元稹《感夢》詩:“行吟坐歎知何極?影絶魂銷動隔年。”此處的“魂銷”比喻生命消逝,帶有哀婉的意境。

  2. 形容極度悲傷或歡樂
    指情感達到極緻時,靈魂仿佛離體消散。例如《舊唐書·鄭畋傳》中“望玉壘以魂銷”,以及宋代張先《南鄉子》的“何處可魂消?”,均描繪了情感激蕩的狀态。

  3. 現代引申義:精神萎靡
    當代多作為成語使用,表示意志消沉、失去活力,例如“遭受打擊後魂銷意懶”。


二、使用場景


三、相關辨析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唐代詩詞或《舊唐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哀悃寶绶迸珠并刀彩衣廠規常情螴蜳出版社春端帖子蠢重廚役道不的燈品杜酒釜鏂幹步國子學漢臯解珮和怿懽伯歡嬿虎刺踐跻結關鏡考救世闌山連展僚婿梨花香臨朝輪膏末筵飄樊落混僻遠魄散魂消強果起蹶逑取騷章賞赙善與人同稍食攝承石弓甩筆頭子四郊逃暑飲恬美停留長智通禮委冰斡轉無業遊民翔風鄉評仙人棗小服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