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 孔穎達 疏:“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禦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
(2).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為禦者。 漢 劉向 《九歎·遠遊》:“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 晉 郭璞 《遊仙詩》:“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願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詠懷》:“六龍匿西山,蒙汜揚頽波。”
(3).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漢 劉歆 《述初賦》:“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金鳌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為六龍臨幸。” 吳梅 《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詩:“六龍曾此駐雲車,何處重尋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後賢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晉書·溫羨傳》:“父 恭 , 濟南 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號曰六龍。”《晉書·卞壸傳》:“父 粹 ,以清辯鑒察稱。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稱 卞氏 六龍。”
“六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以上解釋綜合了文獻與典故,若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周易》《晉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六龍是一個中文詞彙,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六和龍。
六的部首是八,它有四畫;龍的部首是龍,它有十二畫。
六這個字最早來自于古代的甲骨文,表示數字“6”。龍是古漢字,源自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代表着祥瑞和力量。在繁體字中,六寫作六,龍寫作龍。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六的寫法并沒有太大差别。而龍在古代也有多種寫法,可以是更加複雜和繁瑣,象征其神秘而古老的形象。
1. 他的生日是六月十六日。
2. 長城是中國的一大象征,號稱是中華民族的龍脈。
六月、六天、六歲、龍脈、龍舟。
六的近義詞是“六個”,反義詞是“五”;龍的近義詞是“蜃”,反義詞可視情況而異,例如“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