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毀薄的意思、毀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毀薄的解釋

(1).敗壞澆薄。《南史·孝義傳論》:“自澆風一起,人倫毀薄。”

(2).诋毀鄙薄。《新唐書·孔述睿傳》:“高祖 德紹 ,事 竇建德 為中書侍郎,嘗草檄毀薄 太宗 。”

(3).瘦弱。《尉缭子·守權》:“必鼓其豪傑英俊,堅甲利兵,勁弩強矢并於前,麼麼毀瘠者并於後,十萬之兵,頓於城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毀薄"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語義需從構詞語素及曆史語料兩方面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的語素分析法:

  1. 本義溯源 "毀"在《說文解字》中釋為"缺也",本指器物破損,後引申為诋毀、破壞,如《論語·衛靈公》"龜玉毀于椟中";"薄"在《爾雅》中訓為"迫也",含輕視、鄙薄之意,如《史記·吳起列傳》"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二字組合形成遞進式動詞結構,指通過貶損行為達到輕視目的。

  2. 文獻用例 該詞可見于明清筆記體文獻,如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十四載:"禦史劾其毀薄先聖,褫職歸裡",此處指诋毀輕視儒家聖賢的行為。另清代梁章钜《稱謂錄》記載士人間"毀薄相傾"現象,描述文人相互貶損的社交狀态。

  3. 詞義演變 現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單獨收錄該詞,但在方言調查中發現江淮官話區仍保留"毀薄人"的用法,指刻意貶低他人(《安徽方言志》,2015)。古漢語研究中多将其歸類為"同義複用"型複合詞,與"毀诋""薄惡"等詞構成語義場。

需要說明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規範使用中已被"诋毀""貶損"等詞替代,主要見于古籍整理與方言研究領域。專業語義考證建議參考中華書局《故訓彙纂》第8321條、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漢語方言地圖集》語音卷等相關學術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毀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綜合古籍文獻及詞典解釋如下:


一、敗壞澆薄(指社會風氣或道德淪喪)

解釋:形容社會風氣或人際關系變得浮薄、不淳厚,常與倫理道德相關。
例句:
《南史·孝義傳論》提到:“自澆風一起,人倫毀薄。”
補充:此義項多用于描述整體社會道德滑坡的現象,強調“澆薄”與“毀壞”的雙重含義。


二、诋毀鄙薄(指貶低、輕視他人)

解釋:通過言語或行為貶損他人,帶有輕視、鄙夷的态度。
例句:
《新唐書·孔述睿傳》記載:“高祖德紹,事竇建德為中書侍郎,嘗草檄毀薄太宗。”
補充:此用法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對他人的惡意貶低。


三、瘦弱(形容身體狀态)

解釋:指身體虛弱、消瘦,多用于古文語境。
例句:
《尉缭子·守權》描述:“麼麼毀瘠者并於後,十萬之兵,頓於城下。”
補充:此義項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毀薄”在不同語境中含義差異較大,需結合文獻背景判斷具體指向。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或例句出處,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異安候暗月百合敗華敗鱗殘甲白皂璧儀舶主不時裁書蠶沙成畫城壘車轶春天大仁笃信好學獨秀反方方帥飯丸概念的限制甘荼告身篙頭茖蔥灌地鼓吹樂很力覈實活脫脫假節侯緘口無言蠒足驕愛交分集餐擊刁蠲疑開疆辟土誇奪連更徹夜罵罵括括沒頭告示平整前聲氣穴驅動軟片賽馬上等訟怨媮風陀隧托醉維婁於菟宵旰焦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