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裳的意思、素裳的詳細解釋
素裳的解釋
(1).白色下衣。古代兇喪之服。亦用于禮服。《禮記·曲禮下》:“大夫、士去國,踰竟,為壇位,鄉國而哭,素衣、素裳、素冠。” 孔穎達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離君,故其衣、裳、冠皆素,為兇飾也。”《後漢書·輿服志下》:“行大射禮於辟雍,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
(2).泛指一般的白衣。 三國 魏明帝 《短歌行》:“厥貌淑美,玄衣素裳。” 清 俞蛟 《夢廠雜著·齊東妄言上·胡承業》:“移燈就視,弱态含嬌,倦眸未啟,即 黃 家素裳侍妾也。”
詞語分解
- 素的解釋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絲。 顔色單純,不豔麗:素淨。素淡。素妝。素雅。素描。 潔白的絹:尺素(用綢子寫的信)。 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的:素質。素養。素性。素友(真誠淳樸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
- 裳的解釋 裳 á 〔裳裳〕光明。 古代指遮蔽 * 的衣裙。 裳 ɑ 〔衣裳〕衣服。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素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中有所延伸,但核心指向白色服飾。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白色下衣:指純白色的下裝,最初特指古代兇喪禮儀中所穿的服飾(如守孝或哀悼場合)。
- 泛指白衣:後擴展為普通白色衣物的統稱,也可用于某些正式禮服的搭配。
2.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 兇喪之服:《禮記·曲禮下》記載,古代士大夫離開故國時需穿戴素衣、素裳、素冠,以示哀悼。
- 禮服用途:《後漢書》提到,在“大射禮”等儀式中,公卿貴族會穿着“玄端素裳”(黑色上衣配白色下裳),體現莊重。
- 文學描述:三國時期魏明帝的《短歌行》用“玄衣素裳”形容人物儀态,清代俞蛟的雜著也以“素裳”代指白衣侍妾。
3.應用場景演變
- 早期禮儀:嚴格作為喪服或特定禮制服飾,象征哀戚或莊重。
- 後世泛化:逐漸脫離禮儀限制,成為普通白色衣物的通稱,甚至用于形容素雅之美。
4.近義詞與關聯詞
- 素服:泛指白色或素色服飾,與“素裳”意義相近。
- 缟素:多指喪服,但涵蓋全身白衣,而“素裳”特指下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後漢書》等古籍,或查閱、、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素裳》的意思
《素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白色的衣裳。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素裳》的部首是⺡,拆分成兩個部首:衤和巾,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素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爾雅·釋衣》中有相關記載。繁體字為「素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素裳」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衤」可能會寫作「衣」,「巾」可能會寫作「帛」。但現代标準漢字寫法為「素裳」。
例句
1. 她穿着一襲素裳,宛如仙子下凡。
2. 輕風拂過她的素裳,輕輕飄起。
組詞
素馨、素心、素箋、素雅、素素
近義詞
白衣、白袍、潔白衣物
反義詞
紅衣、黑衣、彩色衣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