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戶口簿”。記載住戶人口(戶主和成員)、姓名、籍貫、年齡、職業等内容的簿冊。《柳南續筆·太湖漁戶》引 清 吳友篁 《太湖漁風》:“漁家日住湖中,自無不肌粗面黑。間有生女瑩白者,名曰‘白囡’,以誌其異。漁人戶口冊中兩見之。”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但仔細一看,卻是屬于别一本戶口冊上的。” 周立波 《蓋滿爹》:“ 楠木鄉 的八個聯組,五百來戶,他人人熟悉,家家清楚。他的腦殼就是一本活的戶口冊。” 祖慰 《被礁石劃破的水流·江涵笑第四次錄音》:“ 曾薔玖 曾拿戶口簿和定期存單在銀行裡辦過一個過戶手續。”
戶口冊(亦稱戶口簿)是中國用于登記和管理公民戶籍信息的重要法律文書,其定義、内容及作用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戶口冊是記載住戶人口基本信息的官方簿冊,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戶口冊具有證明公民身份及家庭成員關系的法律效力,是戶籍管理、社會事務辦理的核心依據,常見使用場景包括:
中國戶籍制度源遠流長,西周時期已有“版圖”記錄人口,後稱“版籍”。現代戶口冊延續了這一傳統,但内容更系統化,管理更規範。
根據用途分為兩類:
提示:如需辦理具體業務,建議攜帶戶口冊原件并咨詢當地戶籍部門。
《戶口冊》是指用于記錄人口信息的一種登記冊。下面将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戶口冊》的拆分部首是“戶”(hù),筆畫數為四畫。
《戶口冊》這個詞來源于“戶口”的意思,是古代為實行統計人口、管理人口而設立的一種制度。隨着時間的推移,戶口信息被納入到具體的冊子中進行登記,從而形成了《戶口冊》。
《戶口冊》的繁體寫法為「戶口冊」。
在古代,「戶口冊」一詞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們需要前往派出所辦理戶口遷移手續,所以要帶上戶口冊。
- 戶籍:指記錄人口基本信息的登記注冊制度。 - 文件櫃:用來存放重要文件和資料的櫃子。 - 個人信息:個體的基本情況和相關資料。
- 人口簿:記錄人口信息的冊子。
- 出生證明:證明一個人出生的官方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