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僭君的意思、僭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僭君的解釋

(1).越禮之君。《禮記·禮運》:“醆斝及屍君,非禮也,是謂僭君。” 鄭玄 注:“僭禮之君也。”

(2).指與正統王朝對立自立為帝為王者。 唐 劉知幾 《史通·世家》:“ 梁 主勑撰《通史》,定為 吳 蜀 世家,持彼僭君,比諸列國,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規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僭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越禮之君
    指違反禮制、逾越本分的君主。例如《禮記·禮運》記載:“醆斝及屍君,非禮也,是謂僭君。”鄭玄注:“僭禮之君也。”。此處強調君主在禮儀或權力行使上的僭越行為。

  2. 自立為王的非正統統治者
    指與中央王朝對立、擅自稱帝或自封為王者。如唐代劉知幾在《史通·世家》中評價三國時期的吳、蜀政權時,稱其為“僭君”,認為其地位類似諸侯而非正統帝王。


二、延伸與用法


三、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文獻出處,可參考《禮記》《史通》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僭君》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僭君》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指篡奪君權或冒充君主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僭君》的拆分部首分别是“人”和“口”,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兩畫和四畫。

來源

《僭君》一詞最早見于《史記·魏世家》,指的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君主孟嘗君曹參行為的一種形容。後來逐漸擴展為泛指篡奪君權或假冒君主的行為。

繁體

《僭君》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僭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僭君」可能有一些變體寫法。但一般來說,「僭」字的結構和現代寫法相似,「君」字的寫法可能稍有差異。

例句

1. 他膽大妄為,企圖通過僭君的手段奪取王位。

2. 曆史上有許多人因為僭君行為遭受了嚴重的制裁。

組詞

1. 僭逆:指篡奪政權并背離正統的行為。

2. 僭越:指突破界限,冒犯權威的行為。

近義詞

1. 篡奪:指用不正當手段奪取權力。

2. 冒充:指假冒他人的身份或地位。

反義詞

1. 忠誠:指對君主忠心耿耿。

2. 順從:指順從君主的意願和命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