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日的意思、倒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日的解釋

使太陽返行。極言力大而能勝天。典出《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文選·陸機<吊魏武帝文>》:“夫以迴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濟世夷難之智,而受困魏闕之下。” 南朝 梁 劉孝标 《辨命論》:“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弗能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倒日”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文學典故,主要用來形容力量或意志強大到足以逆轉自然規律。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出處與典故
    該詞最早出自《淮南子·覽冥訓》,記載魯陽公與韓交戰時,戰至日暮,他揮動長戈使太陽倒行三舍(即三個星宿的距離),延續了戰鬥時間。這一故事成為“倒日”的核心意象,象征以人力扭轉自然。

  2. 字面與引申義

    • 字面:“倒”指逆轉,“日”指太陽,合為“使太陽倒行”。
    • 引申:形容超凡的力量或決心,常與“回天”連用(如“回天倒日”),強調改變既定局面的能力。
  3. 文學引用
    南朝文人陸機在《吊魏武帝文》中寫道:“夫以迴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借以感歎即使有扭轉乾坤之力,也難以擺脫生死束縛。劉孝标《辨命論》亦用此典,說明天命難違的哲學思考。

  4. 現代用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典故的語境,強調對強大意志力的贊歎或對逆天改命主題的探讨。

“倒日”通過神話化的叙事,将人類力量理想化,成為中華文化中“人定勝天”精神的象征性表達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段落标題:

什麼是《倒日》

《倒日》是一個指代太陽下山的漢字詞彙。

拆分部首和筆畫

《倒日》這個詞的部首是“日”,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

《倒日》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用來描述太陽落下的景象。

繁體

繁體字 "倒日" 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倒日》這個詞時可能有一些變化,但大緻上仍然保留“倒日”的形狀。

例句

1. 天空中的《倒日》好美啊!

2. 我最喜歡看夕陽時的《倒日》。

組詞

倒下、日落、夕陽。

近義詞

黃昏、暮色、夜幕降臨。

反義詞

日出、拂曉、黎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