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廧夫的意思、廧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廧夫的解釋

古代官名。《戰國策·東周策》:“因令人謂相國禦 展子 、廧夫 空 曰:‘王類欲令若為之。’” 鮑彪 注:“廧、嗇字同,小臣也。”按,此指管理具體事務之吏啬夫。參見“ 嗇夫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廧夫(qiáng fū)是中國古代基層行政職官名稱,主要存在于秦漢時期,負責地方治安與稅收管理。其具體含義及職能如下:

一、字義與職源

  1. 字義解析

    “廧”為“牆”的異體字,特指城牆或裡牆;“夫”指役夫或管理者。合稱即“掌牆垣之官”,引申為負責裡邑邊界管理及治安的吏員。

    《說文解字》釋“廧”:“垣蔽也”,段玉裁注:“古‘牆’‘廧’通用。”

  2. 曆史沿革

    廧夫始設于戰國秦國,秦漢沿置,屬縣尉下屬,每鄉配置1-2人。東漢後期逐漸被“遊徼”等職務取代。


二、核心職能

  1. 治安巡查

    主管裡邑圍牆防衛,稽查盜賊,維護基層秩序。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載:“廧夫循行垣牆,禁盜賊入。”

  2. 賦稅征繳

    協助啬夫征收戶賦、算賦,登記人口變動。《漢書·百官公卿表》明确其“職聽訟,收賦稅”。

  3. 文書管理

    保管戶籍、田契等檔案,如裡耶秦簡所見“廧夫署糧簿”即由其籤署。


三、職級與地位


四、文獻佐證

  1. 《漢書·百官公卿表》:

    “十裡一亭,十亭一鄉,鄉有三老、啬夫、廧夫……廧夫職聽訟、收賦稅。”

  2. 《睡虎地秦墓竹簡》:

    多篇律文記載廧夫參與戶籍核查、刑徒監管等職責。

  3. 衛宏《漢舊儀》:

    “廧夫主民戶,課桑麻,驗田疇”,反映其農業管理職能。


參見: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版)
  2. 班固《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華書局1962版)
  3.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版)
  4. 衛宏《漢舊儀》(《四庫全書》本)
  5.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文物出版社2006版)

網絡擴展解釋

“廧夫”一詞在可查證的權威文獻及網絡資源中均未發現明确釋義。結合用戶提供的搜索結果和可能存在的筆誤情況,為您提供以下分析:

  1. 可能存在的誤寫情況

    • 若為“莝夫”():指古代戰争中負責鍘草料的民夫。由于騎兵需要大量草料,這類人群常由普通百姓充任,屬于後勤保障的重要角色。
    • 若為“鳏夫”(-5):指無妻或喪妻的男性,尤其指未再婚者。該詞源自《孟子》,強調“老而無妻”的狀态,且常與“寡婦”形成對應概念。
  2. 生僻字可能性
    “廧”字本身有兩種讀音:

    • 讀作qiáng 時通“牆”;
    • 讀作sè 時通“穑”(指農耕),但“廧夫”一詞未見古籍用例。
  3. 建議
    若需進一步确認,請檢查原文語境或補充更多背景信息。若涉及曆史研究,可查閱《漢書·百官公卿表》等文獻,核實是否有相關官職或稱謂的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阿唯敗鼓皮白舞比輯冰雹髌骨蔽膝操斧伐柯層面詞話慈侍大成殿打令道君皇帝洞若觀火二魏額手加禮風布孤魂野鬼觚廉過律哈哈鏡纥幹後虞肩起交譽腳趾積功興業集刊九三鼎聚餐亢爽拉索梁昌汒若明經鳥竈盤足氣禀起翮窮工極巧诠量曲蹴冗亂儒訓三亭三陰熟水蘇枋鎖梃兒讨替身田墅透汗兔脫霧髩雲鬟無堤之輿武聲吾屬線春賢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