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亢禮的意思、亢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亢禮的解釋

抗禮。謂以對等的禮節相待。《禮記·燕義》:“設賓主,飲酒之禮也;使宰夫為獻主,臣莫敢與君亢禮也。”《漢書·高帝紀下》:“異日 秦 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與亢禮。” 顔師古 注:“亢者,當也,言高下相當,無所卑屈。”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七:“一入背峞,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亢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以平等禮節相待,通常用于描述雙方在交往中互不卑屈、地位相當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亢禮”同“抗禮”,指雙方以對等的禮儀相處,不因身份差異而表現出尊卑之分。例如君臣或不同階層的人打破常規禮制,以平等姿态交往。

2.曆史文獻依據

3.實際用例

4.近義詞與延伸

“亢禮”強調禮節上的平等性,常見于曆史文獻中描述特殊人際關系或制度變遷。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中的用法,可參考《禮記》《漢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亢禮》的意思

《亢禮》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亢”指高傲、傲慢的意思,“禮”表示尊敬、恭敬之意。因此,《亢禮》的意思是指高傲自大、不恭敬、不尊重的行為或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亢禮》的首字部首是“亠”,意為“刀頭”,總共有3個筆畫。第二個字的首字部首是“示”,意為“手”,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亢禮》一詞源于古代文獻《論語》中的“亢昂”,後來演變為現在的“亢禮”。在繁體字中,該詞的書寫形式為「亢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亢禮》在古代的寫法為「亢覀」。其中,“覀”是一個古代的象形字,表示酒杯倒置在漏鬥上面。

例句

1. 他的言行舉止完全沒有亢禮的風度,對待他人總是毫不尊敬。

2. 領導不喜歡他因為他總是表現出一種亢禮的态度,不願接受他的意見。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亢奮、亢旱、亢宕、亢笑、亢昂。

近義詞:盛氣淩人、目空一切、目中無人。

反義詞:恭敬、謙遜、恭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