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腰的意思、龍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腰的解釋

(1).借指龍身。 宋 蘇轼 《同王勝之遊蔣山》詩:“龍腰蟠故國,鳥爪寄層巔。” 施元之 注:“ 庾仲雍 《九江記》: 建業 宮城, 孫權 所築,昔 諸葛亮 勸都之,雲:‘ 鐘山 龍蟠, 石城 虎踞,有王者氣。’ 權 從之。”

(2).琴名。 明 陶宗儀 《琴箋圖式》:“龍腰, 魯 謝涓子 作,腰間作半月形,三絃如七絃之音。”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琴心曲》:“﹝ 陳雲伯 ﹞賦《琴心曲》雲:‘此時珠鬥影闌幹,囊住龍腰不再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龍腰”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借指龍身

  1. 基本解釋
    該詞常用來比喻山脈、地勢或事物的蜿蜒形态,如蘇轼詩句“龍腰蟠故國”,即以“龍腰”形容鐘山(今南京紫金山)如龍身盤踞,突顯其雄偉氣勢。這一用法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龍作為力量與權威的象征,常用于詩詞中的意象表達。

  2. 詩詞引用
    例如宋代潘佑的“隻因騎折白龍腰”,暗喻神話中白龍的形象;蘇轼的“瘦皮纏鶴骨,高頂轉龍腰”則通過“龍腰”與“鶴骨”的對比,描繪山勢的剛柔并濟。

二、古琴名稱

  1. 琴的形制
    明代文獻記載,“龍腰”是一種古琴,由魯國謝涓子制作,其特點是琴的腰部呈半月形,三根弦卻能發出類似七弦琴的音色。

  2. 文學中的象征
    清代錢泳在《履園叢話》中以“囊住龍腰不再彈”表達對琴音的珍視,側面反映此琴在文人雅士中的特殊地位。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蘇轼《同王勝之遊蔣山》或陶宗儀《琴箋圖式》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腰

龍腰是指龍身上的腰部,也可用來形容人體腰部強健有力。拆分成部首可以分為“龍”和“腰”,其中“龍”是漢字的常用部首之一,表示與龍有關的事物,而“腰”是描述人體部位的部首。

龍腰的筆畫數為14畫,其中“龍”的部分占8畫,“腰”的部分占6畫。

這個詞來源于民間傳說中的神獸龍,龍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龍的形象被描繪為有鱗片的巨大蛇身,長有爪子和翅膀。龍的腰部特别強壯有力,象征着力量和權威。

在繁體字中,“龍腰”保持不變,仍然是“龍腰”。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根據《康熙字典》記載,古時的“龍”字形狀略有不同,字尾多用“厶”代替現代的“火”字旁。而“腰”字與現代形态相似,隻是筆畫方向稍有差異。

例句:

1. 他修煉多年,身材高大魁梧,腰如龍腰,展現出強壯的身體素質。

2. 這條裙子的腰設計非常特别,強調女性的曲線,打造出迷人的龍腰效果。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龍族、腰肢、腰帶、龍骨、腰間盤、腰包。

近義詞:腰部、腰腺、腰肌。

反義詞:腰痛、腰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