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期公的意思、安期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期公的解釋

即 安期生 。 唐 李白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詩:“我昔 東海 上, 勞山 飡紫霞。親見 安期公 ,食棗大如瓜。”參見“ 安期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期公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形象,其名稱最早見于《史記·封禅書》記載的方士李少君言"臣嘗遊海上,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該人物在道教典籍中被塑造為蓬萊仙島的長生仙人,《列仙傳》稱其"賣藥東海邊,時人皆言千歲翁"。《中國神話傳說詞典》指出,"安期公"是後世對安期生的尊稱演變,其形象融合了戰國方士傳說與海上仙山信仰,成為秦漢時期帝王求仙活動的重要文化符號。

在文學創作中,安期公常作為仙人意象出現,如李白《古風》"終留赤玉舄,東上蓬萊路"即化用其傳說。唐代《酉陽雜俎》載有其"食棗大如瓜"的典故,宋代《太平廣記》更将其列為地仙代表。現代考古發現,山東琅琊台遺址出土的秦漢祭祀器物,印證了史籍中秦始皇遣徐福尋安期公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安期公”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名,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安期公”即“安期生”,是秦漢時期傳說中的仙人,多見于道教典籍和詩詞作品。此名稱在不同文獻中常被交替使用,如唐代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詩中提到“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漢典等權威詞典也明确标注兩者為同一人物。


背景與傳說

  1. 仙人形象
    安期公是道教神話中的代表人物,傳說他曾在東海蓬萊仙山修煉,以“食巨棗、駕鶴仙遊”聞名。《史記·封禅書》記載秦始皇曾派遣方士尋訪他求長生之術,側面印證其神話地位。

  2. 文學引用
    李白的詩句将安期公與仙境意象結合,凸顯其超凡形象;宋代詩詞中也常見以“安期生/公”比喻隱逸或長壽,如蘇轼“安期與羨門,何處骨俱靈”。

  3. 民間故事衍生
    部分資料提到“安期公”被賦予關心民衆安全的内涵(如巡視民間、解決隱患),但此說法多見于近現代解釋,古典文獻中未明确記載,可能是對詞語的引申解讀。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史記·封禅書》或道教典籍《雲笈七籤》。

别人正在浏覽...

百慮一緻倍立方問題藨蓘波路不律頭殘困宸谟斥言吹燈拔蠟大人虎變典坐二賈黼裳複社弗豫改掉趕人不可趕上貢試幻方鍵入踐跚家塗計出無聊雞毛店驚魇就虛避實積潴軍資可乘之機磊磊落落臨制六琯屴崱龍雕鳳咀沒命逆德辟寝潛骸竄影硗塉凄蹙曲尺祛蠹除奸認犯鞣革設機繩牀土锉蛇蟠時豐梳攏譚言微中腆厚頽然晩暮無神烏衣門第鄉董賢緼下午謝柬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