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晩莫"。形容年老。
2.引申為晚年。
3.猶歲末。
4.謂出仕時間已太遲。
“晩暮”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ǎn mù(注音:ㄨㄢˇ ㄇㄨˋ),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形容年老
本義指人的年齡較大,身體或精神狀态進入衰老階段,如“晩暮之年”。
引申為晚年
由“年老”進一步延伸,代指人生的最後階段,常與生活狀态或經曆相關,例如“晩暮生活”。
猶歲末
比喻時間接近一年末尾,類似“歲暮”,如“晩暮寒霜”可形容深冬景象。
出仕時間已太遲
古代多用于形容步入仕途的時機過晚,隱含對功名未就的感慨,如“晩暮為官,壯志難酬”。
其他說明:該詞亦寫作“晩莫”,屬異體形式。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單純描述時間的“傍晚”混淆。
晩暮(wǎn mù)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傍晚時分或日落後的時光。它用來形容一天接近結束,太陽落山之後的大約兩個小時。晩暮可以描繪天色漸暗,日光逐漸消退的景象。
晩暮的拆分部首是日(rì)和⻏(fù),共有14個筆畫。
晩暮一詞源自于古代文獻,最早見于《劉義慶世說新語·務朝》。它是由“晩”和“暮”兩個詞組成,合在一起表示傍晚時分。
晩暮的繁體字是晚暮。
在古代,晩暮的寫法可以是晚昏、晚暮。
1. 山間的晩暮,充滿着甯靜與安甯。
2. 晩暮時分,他回到了家中,享受甯靜的生活。
晩暮的相關詞彙包括晚霞、黃昏、夕陽等。
晚暮的近義詞有傍晚、黃昏、日落等。
晚暮的反義詞有清晨、拂曉、黎明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