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禮法。謂禮之禁亂,猶防之止水。語出《禮記·經解》:“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坊止水之所自來也。” 陸德明 釋文:“坊,本又作防。”《文選·曹植<洛神賦>》:“收和顔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呂延濟 注:“言收靜容志,以禮自持約也。” ********* 《精神解放》:“什麼國,什麼家,什麼禮防,什麼制度,都是束縛各個人精神上自由活動的東西。”
“禮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指禮法對人的約束作用,比喻禮法如同堤防阻止水流泛濫一樣,防止社會秩序混亂。由“禮”(禮儀規範)和“防”(堤防)組合而成,強調禮制對社會行為的規範功能。
經典溯源
源自《禮記·經解》:「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坊止水之所自來也。」(“坊”通“防”),将禮法比作堤防,通過約束防止社會失序。
文學引用
曹植《洛神賦》中「申禮防以自持」,指以禮法自我約束;晉代張華《輕薄篇》「禮防且切磋」則體現對禮法約束的重視。
“禮防”以堤防為喻,既體現古代禮法的約束力,也暗含對人性自由的限制。其内涵隨時代變遷,從維護秩序的工具演變為被反思的對象。
《禮防》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禮(lǐ)和防(fáng)。其中,禮的部首是示,筆畫數為5;防的部首是阜,筆畫數為7。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禮的繁體形式為禮,防的繁體形式為防。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今天有所不同,其中包括筆畫的形狀和部首的排列順序。
以下是《禮防》的例句:
一些相關的詞彙與禮防有類似的含義:
與禮防相對的詞彙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