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懷揣金印。 漢 揚雄 《法言·學行》:“使我紆朱懷金,其樂不可量已。” 晉 張悛 《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 孫 氏雖家失 吳 祚,而族蒙 晉 榮,子弟量才,比肩進取,懷金侯服,佩青千裡。” 宋 秦觀 《自警》詩:“拜命懷金誰謂榮,低頭未免拾言責。”
(2).懷帶金寶。《後漢書·楊震傳》:“ 王密 為 昌邑 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 震 。” 南朝 宋 鮑照 《行藥至城東橋》詩:“擾擾遊宦子,營營市井人。懷金近從利,撫劍遠辭親。”
“懷金”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兩層含義,其釋義及文獻依據如下:
懷揣金印(指顯貴身份)
指身居高位者隨身攜帶金印,象征權貴地位。該釋義最早見于漢代揚雄的《法言·學行》中“纡朱懷金”的描述,意為身系紅色绶帶、懷揣金印,體現顯赫身份。晉代張悛的《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及宋代秦觀的詩句也延續了這一用法。
懷帶金寶(指攜帶錢財)
指暗中攜帶黃金或貴重財物,常見于曆史典故中。例如《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昌邑縣令王密夜間懷藏十斤黃金賄賂楊震,以及南朝鮑照《行藥至城東橋》中“懷金近從利”的表述,均強調對財富的私藏或追求。
現代漢語中,“懷金”一詞已不常見,主要在文言文解析或曆史文學研究中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權貴或財富。例如考場賀詞“懷金”則引申為“胸有成竹”(屬極低權威性用例,需謹慎參考)。
懷金(huái jīn)是一個詞語,可以分為“懷”和“金”兩個部分。其中,“懷”是一個字,在漢字中的部首是心字底部的忄,它的筆畫數是8畫。而“金”也是一個字,其部首是金字旁的钅,它的筆畫數是8畫。
懷金一詞的來源比較豐富,可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常常将貴重的金子放在懷裡,意味着金貴珍重。因此,懷金也就代表了懷念、珍視金貴之物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懷金被寫作「懷金」,與簡體字保持了相同的意思和發音。
在古代寫法中,懷金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一般認為,在古代漢字中,懷金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沒有過多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懷金的例句:
1. 他總是懷金着過去的美好回憶。
2. 她用懷金的心情望着夕陽西下。
3. 懷金思故鄉,心中湧現深深的思念。
組詞:懷念、懷舊、懷疑、金貴、金牌。
近義詞:珍惜、懷念、思念。
反義詞:忘卻、輕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