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的意思、德黑蘭的詳細解釋
德黑蘭的解釋
伊朗首都。西亞最大城市。人口約1000萬(1992年)。海拔844米。古代“絲綢之路”來往要沖。制造業産值約占全國一半,有紡織、煉油、汽配、軍6*火等工業。地毯、絲織、刺繡等手工業發達。有西亞最大的國際機場。多清真寺。有德黑蘭大學、阿裡亞梅爾體育中心。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恩惠:德施。德澤(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姓。 怨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德黑蘭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德黑蘭”一詞的解釋需從地理、曆史、文化等多角度綜合闡述,具體如下:
一、基本概況
- 城市定位
德黑蘭是伊朗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西亞地區重要都市,人口約1400萬(2023年數據),面積1300平方公裡。
- 地理特征
位于伊朗高原北緣,海拔1200-1800米,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幹燥,冬季寒冷。
- 經濟地位
制造業産值占全國一半,涵蓋紡織、煉油、軍火等産業,手工業(如地毯、刺繡)發達,擁有西亞最大國際機場。
二、曆史沿革
- 早期發展:公元前3000年已為貿易中心,薩珊王朝(公元224-642年)時期初具規模,13世紀因蒙古入侵成為主要聚居地。
- 定都曆程:1796年卡紮爾王朝遷都至此,1943年《德黑蘭宣言》籤署使其國際知名度提升。
- 現代化進程:20世紀70年代因石油經濟騰飛,城市快速擴張,形成新舊城區分界(如革命大街)。
三、文化特色
- 曆史遺迹:古列斯坦宮(世界遺産)、德黑蘭大巴紮(中東最大傳統市場)等體現波斯與伊斯蘭文化交融。
- 建築風格:融合傳統“宇宙象征主義”與現代化設計,如自由塔、格雷斯坦王宮等。
- 語言與民族:98%人口使用波斯語(德黑蘭方言),居民以波斯人為主。
四、其他釋義
網絡語境中,“德黑蘭”偶被引申為成語,形容“表裡不一”,即表面光明但隱藏陰暗面。此用法非傳統詞義,多見于非權威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德黑蘭的旅遊或曆史細節,可參考、5、6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黑蘭(Dēhēilá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德行高尚的黑城”。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德黑蘭的構造可以分解為“彳”、“⺆”和“黑”。彳是由“⺆”和“丨”組成,表示行走的意思;黑是指黑色。德黑蘭這個詞的來源是由德行高尚的人居住的黑城。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在古時候,德黑蘭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漢字書法的變化和發展,德黑蘭這個詞可能用不同的字體和筆畫來表述。然而,德黑蘭這個詞的基本意思和構造在古代與現代漢字中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個例句來展示如何使用德黑蘭這個詞:他的德行高尚,宛如德黑蘭般璀璨。
德黑蘭可以組成一些詞語,如德黑蘭的人(德行高尚的人)、德黑蘭的風景(德行高尚的風景)等等。
德黑蘭的近義詞可以是德行高尚的************、德行高尚的青島等。反義詞可以是德行惡劣的北京、德行惡劣的上海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并滿足了你的需求。如有更多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