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獻囚的意思、獻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獻囚的解釋

猶獻俘。《詩·魯頌·泮水》:“淑問如 臯陶 ,在泮獻囚。” 鄭玄 箋:“囚,所虜獲者。” 清 戴名世 《<李太常案牍>序》:“然而獻囚必於泮宮者,豈非以獻囚固所以為教?” 清 霅中人 《<中西紀事>後序》:“獻囚泮水,偃伯 靈台 ,畫玉斧而不渝,鞏金甌于無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獻囚”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一、基本釋義

“獻囚”指古代戰争勝利後,将軍隊俘虜的敵人進獻于宗廟或朝廷的儀式,屬于軍事禮儀的一部分。該詞最早見于《詩經·魯頌·泮水》中的“淑問如臯陶,在泮獻囚”()。鄭玄注解為“囚,所虜獲者”,即俘虜()。

二、曆史背景與用途

  1. 軍禮象征:凱旋時通過獻囚展示戰功,彰顯武力威懾()。
  2. 宗廟祭祀:俘虜被獻于泮宮(古代學宮)或靈台,兼具祭祀與教化的意義,如清代戴名世提到“獻囚固所以為教”()。
  3. 文獻記載:除《詩經》外,《中西紀事》等古籍也使用該詞,例如“獻囚泮水,偃伯靈台”()。

三、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四、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獻囚”解釋為“主動投降成為囚犯”,但根據《詩經》及曆代注疏,其核心含義應為“進獻俘虜”,而非自我犧牲行為。需以高權威文獻為準()。

總結來看,“獻囚”是古代軍事勝利後的一種禮儀性行為,兼具戰功展示和文化象征意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其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獻囚》的意思

《獻囚》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為以囚犯作為祭祀或儀式的獻品。

部首和筆畫拆分

《獻囚》的部首是犬部和囗部,總共有20個筆畫。

來源

《獻囚》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儀式。古人常常将囚犯作為一種特殊獻品,用于祭祀神靈或進行其他宗教儀式。這種做法在古代很常見,因此形成了這個詞。

繁體

《獻囚》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獻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獻囚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大緻上是相似的。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獻囚」,而《說文解字》中則寫作「獻㝂」。

例句

1. 在古代,獻囚是一種常見的祭祀方式。

2. 因為犯了重罪,他被判以獻囚的身份。

組詞

獻囚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

獻俘、獻囚可以作為近義詞使用,意思相近。

反義詞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