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教育制度的意思、教育制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教育制度的解釋

①根據國家的性質制訂的教育目的、方針和設施的總稱。由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以及生産發展水平所決定。
②一個國家各種教育機構的體系。有的指學前教育機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和成人教育機構所組成的體系;有的指上述機構再加上各級教育行政機構所組成的體系;有的專指一個國家的學校教育制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教育制度是國家或地區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标而建立的規範化體系,其核心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

一、定義與法律基礎 教育制度指由法律确立的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設置規則、管理機制及運行規範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章明确規定,國家實行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确立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地位(教育部,2021年修訂版)。

二、核心構成要素

  1. 學制系統:包含學前教育3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高等教育4年(本科)的基本框架
  2. 管理體系:中央與地方分級管理,教育部統籌全國教育工作
  3. 課程标準:教育部頒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規定學科設置及課時标準
  4. 評價機制:涵蓋中考、高考等選拔性考試制度(《中國教育制度研究》,顧明遠主編)

三、社會功能維度

  1. 人才篩選:通過考試制度實現社會分層與人才流動
  2. 文化傳承:課程體系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3. 資源分配:義務教育保障公民基礎受教育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監測報告》)

四、曆史演變軌迹 從1902年《壬寅學制》首次建立現代學制,到1951年新中國學制改革,直至2020年《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頒布,呈現從模仿借鑒到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徑(《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李國鈞著)。

五、國際比較特征 相較于美國的單軌制、德國的雙元制,我國現行制度兼具統一性與靈活性,通過「省級統籌」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同時在浙江、上海等地開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比較教育學》,王承緒著)。

網絡擴展解釋

教育制度是教育學領域的重要概念,其定義和特點可從以下方面綜合闡述:

一、定義

教育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為實現教育目标而建立的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系及其管理規則的總稱。包含兩個核心維度:

  1. 機構體系:涵蓋學校(如幼兒園、中小學、高校)、教育行政部門(如教育局)、校外教育機構(如少年宮)及成人教育組織等;
  2. 規則體系:包括教育法律(如《義務教育法》)、管理條例(如學籍管理)、課程标準等規範性文件。

二、核心特點

  1. 客觀性
    受社會生産力水平、政治制度、文化傳統等客觀因素制約。例如,工業化社會催生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善。

  2. 規範性
    通過法律法規明确教育标準,如義務教育入學年齡、學校培養目标等。階級社會中可能體現為不同階層教育機會差異。

  3. 曆史性
    隨社會發展演變:從古代私塾到現代學分制,從傳統學校教育到終身教育體系,反映時代需求。

  4. 系統性
    各教育機構形成有機整體,如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互通。

三、擴展說明

參考資料

本解釋綜合多來源權威信息,完整内容可查看網頁、、、等。

别人正在浏覽...

變律萆荔冰堂酒賓幕鼻塌脣青池魚禍搭子敵台東塗西抹鬥艶争妍峯岚風情月意分顔歌筒管榷灌沃海南省邯鄲重步黑花蛇黑面郎河塹皇澗皇太後堅樸機理津氣荩猷疾殃扣墀阃隩雷雨作解立國龍蘭貓虎馬桶梅英民康物阜默意南徼鳥俗氏平三套錢清千萬日鬼溶洽三事睒閃蛇鱗聖策神宮事典石矶逝路衰絶死而無悔鞉鞞讬肺附五凫霞佩霞姿月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