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冰蘖的意思、冰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冰蘖的解釋

亦作“ 冰蘗 ”。冰檗。喻寒苦而有操守。 唐 劉言史 《初下東周贈孟郊》詩:“素堅冰蘖心,潔持保賢貞。”一本作“ 冰蘖 ”。 宋 蘇轼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十年冰蘖戰膏粱,萬裡煙波濯紈綺。” 明 宋濂 《徐貞婦鄭氏傳》:“爾居官宜冰蘖自守。祿或不給,則售此用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冰蘖,漢語複合詞,由“冰”與“蘖”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寒木新芽”,原指冬季植物在冰雪覆蓋下萌發的新枝,後引申出三重内涵:

一、植物學範疇 指松、柏等耐寒植物在極端低溫環境中仍能抽枝生長的自然現象,見于《齊民要術》對北方林木的記載。該特性被古代文人視為“歲寒後凋”的生命象征。

二、人格化寓意 自唐代起成為品德象征詞,白居易《養竹記》以“冰蘖之操”比喻士人在逆境中堅守氣節,明代《四友齋叢說》更将“飲冰茹蘖”發展為形容清正廉潔的固定表達。

三、中醫引申義 《本草綱目》木部記載,某些在寒冷季節采集的樹芽可入藥,特指冬季采摘的桑樹新生枝芽,具有祛風散寒功效,此用法多見于中醫藥典籍。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第2冊第123頁、《中國典故大辭典》第56條、《中醫大辭典》第894頁學術定義)

網絡擴展解釋

“冰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冰蘖”原指冰與黃柏(蘖),兩者均象征寒冷與苦澀。後引申為比喻清苦的生活環境或堅守節操的品格。例如:

二、引證與用法

  1. 文學意象
    多用于詩詞中,如明代宋濂《徐貞婦鄭氏傳》中“冰蘖自守”,強調清廉自持的品德。
  2. 象征意義
    通過“冰”的寒冷與“蘖(黃柏)”的苦味,暗喻逆境中保持高潔的精神狀态。

三、相關拓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敖倉笓籬戰格彩衣娛親草屋澄靜崇年大咧咧點觸點涴敵惠敵怨诋娸法歌番蕉匪兵剛甲隔闆根苗割情弓樣苟且偷生勾緻鼓魚海貢含詠恨人皇娥惠連昏晦錦帆雞犬不聞駿刑開譬砍削立戶美雨歐風納福盤藍抛盞評定仆厮七郊绮年旗物神場時諺水碾庶正所處訴訟讨功跳疆銅字投明違拗魏國山川畏徇蕰崇鄉面先漢遐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