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畏徇的意思、畏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畏徇的解釋

畏懼而徇私。《遼史·聖宗紀一》:“諸縣令佐如遇州官及朝使非理徵求,毋或畏徇。恒加采聽,以為殿最。” 金 元好問 《禦史孫公墓表》:“ 李氏 女有姿色,已許嫁矣。首相 白撒 之姪,恃勢奪婚,且欲以為妾。夫家訴於官,官畏徇不為理。” 康有為 《為布告百七十馀埠會衆》:“僕以救焚拯溺,無所畏徇,而救 中國 之淪亡,必以‘君民同治, 滿 漢 不分’八字為目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畏徇”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畏”與“徇”組合而成。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畏”本義為恐懼、害怕,引申為敬畏、忌憚;“徇”在此處取“曲從、順從”之意,指因畏懼權勢或顧忌後果而違背原則行事。二字連用,強調因内心恐懼而屈從于外界壓力,常用于描述官吏或當權者因私心不敢秉公處理事務的狀态。

從構詞法看,“畏徇”屬于同義複詞,兩字意義相輔相成。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分析,此類詞語在曆史文獻中多出現于監察、吏治語境,例如《明史·職官志》載:“禦史糾劾百司,毋畏徇權勢”,即要求官員不畏強權、不徇私情。

現代使用中,“畏徇”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廉政建設相關論述。例如《人民日報》曾刊文強調:“領導幹部須杜絕畏徇心态,堅守法紀底線”,此處特指為官者應克服畏懼人情、權勢的心理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

“畏徇”是一個漢語詞語,由“畏”和“徇”組合而成,具體解釋如下:

1.詞語構成與基本含義

2.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3.現代意義與啟示

4.相關詞彙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徇”的字源(如本義為“迅速”,後引申為“曲從”),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源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八百諸侯白戶北鬥編寫邊宇不豐不儉不棄草昧讒疾吃不透啜汁蹿跶對立統一規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訪舉轒辒關廛閨阈賀卡懷怪花絲狐續江郎僭亂積草池借鏡觀形精神滿腹進給進素酒魔頭浪廣榔榔牢蔬憐我憐卿镂牙秣馬利兵幕布目睹耳聞粘結辔衘剽薄蚍蜉酒草妾禦慶吊侵敺篛篰山舍笘籥蛇甲生不逢時石苔收單說起風就是雨思患預防推戈荼炭瓦镫為富不仁無罣無礙祆神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