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joy a life of ease and comfort] 享受福分,通常說老人
天這麼熱,你卻躲在這納福
(1).迎祥得福。《三國志·魏志·明帝紀》:“當營衛帝室,蠲邪納福。”後多用為問候祝頌之辭。《紅樓夢》第六回:“ 劉姥姥 隻得蹭上來問:‘太爺們納福。’”
(2).指享福。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偶爾出門做官,補過幾次缺,都不久就重回到 北平 閉門納福。”
“納福”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用法:
享福、祈福、迎祥。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及文史作品中的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紅樓夢》等文獻原文。
納福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接受福祉、獲得幸福。該詞的拼音為nà fú。下面分别介紹其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納字的部首是糸(mì),即象征纖維的部首。它包含7個筆畫,分為3橫、2豎、1撇和1點。
納字的本義是“縫紉”,後引申為紡紗、織布等意思。在古代,人們通過紡紗、織布來獲得物質財富,因此納字逐漸演變為接受和獲取福祉與幸福的含義。
納字的繁體字為「納」,與簡體字寫法類似,隻是筆畫稍有不同。
在古代,納字有多種不同的寫法,如「訥」、「納」等。這些寫法仍然保留着與現代寫法的聯繫,表現出漢字的演變和發展。
1. 祈福的人們希望能夠納福。
2. 心懷感恩,才能納福。
納俸(nà fèng):領取俸祿。
納妾(nà qiè):收進妾室。
納畜(nà xù):收購牲畜。
接受、獲得、享受
失去、拒絕、遺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