栟榈的意思、栟榈的詳細解釋
栟榈的解釋
亦作“ 栟閭 ”。1.木名。即棕榈。 漢 張衡 《南都賦》:“楈枒栟櫚,柍柘檍檀。” 明 徐渭 《海樵山人新構》詩:“衡門夾栟櫚,卑池注微瀉。”
(2).指棕毛。《三國志·吳志·董襲傳》:“ 權 讨 黃祖 , 祖 橫兩蒙衝挾守 沔口 ,以栟閭大紲繫石為矴……軍不得前。”《新唐書·南蠻傳下·诃陵》:“木為城,雖大屋亦覆以栟櫚。” 宋 陸遊 《新制小冠》詩:“悠然顧影成清嘯,新制栟櫚二寸冠。”
詞語分解
- 栟的解釋 栟 ē 〔栟茶〕地名,在中國江蘇省。 栟 ī ㄅㄧㄥˉ 〔栟榈〕古書上指“棕榈”。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榈的解釋 榈 (櫚) ǘ 〔棕榈〕見“ 〔栟( 木名,紫紅色,似紫檀,有花紋,性堅硬,可做器具或扇骨。亦稱“花榈木”、“花梨木”。棕”。塶 )榈〕見“栟”。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栟榈”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信息
-
讀音:
- 栟:讀作bīng(非“bēn”或“píng”),如網頁、網頁、網頁 均明确标注其讀音。
- 榈:讀作lǘ(非“lǚ”),如網頁、網頁 強調此發音。
- 合稱“栟榈”(bīng lǘ),是“棕榈”的古稱,如網頁、網頁 指出二者為同一植物。
-
詞義:
- 指棕榈樹,一種常綠喬木,如網頁、網頁 描述其形态特征。
- 也指棕毛(棕榈葉鞘的纖維),如網頁 提到棕毛可制繩、刷等。
二、植物特征
- 形态:
- 樹幹高大挺直,不分枝,表面覆褐色苞毛(棕毛),如網頁、網頁 描述。
- 葉子呈扇形或掌狀深裂,叢生于莖頂,如網頁、網頁 說明。
- 生長環境:
- 熱帶或亞熱帶植物,常見于中國南方,如網頁、網頁 提及。
三、用途與文化
- 實用價值:
- 棕毛:可制繩索、掃帚、蓑衣等(網頁、網頁)。
- 木材:堅硬耐用,古代用于制作家具、扇骨(網頁、網頁)。
- 文化意象:
- 棕榈常被用于園林景觀,如網頁 提到其觀賞價值。
- 古詩文中亦有記載,如韓愈詩句“遠苞樹蕉栟”(網頁)。
四、例句與擴展
- 例句:
“庭院中種了幾棵栟榈,微風拂過,棕葉沙沙作響,别有一番韻味。”(網頁)
- 相關詞彙:
“花榈木”(别名花梨木)是另一種名貴木材,與棕榈屬不同植物(網頁)。
“栟榈”是棕榈的古稱,讀作bīng lǘ,既指植物本身,也指其纖維(棕毛)。其形态獨特,用途廣泛,兼具實用與觀賞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棕榈的植物學分類或曆史文獻記載,、網頁 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栟榈》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棕榈樹。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首,左邊部首為木,右邊部首為便。它的筆畫數目為12畫。
栟榈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古代,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現代使用的寫法如上所示。
以下是一個例句:栟榈樹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具有高大而茂密的樹冠。
除了《栟榈》之外,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詞語,例如棕榈、椰樹等。這些詞語都指代了和栟榈樹有關的概念。
栟榈的近義詞可能包括棕榈、棕樹等。而栟榈的反義詞可能沒有一個确切的對應詞語,因為它是一個具體的植物名稱。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