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陸的意思、鴻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陸的解釋

(1).《易·漸》:“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王弼 注:“進處高絜,不累於位,無物可以屈其心而亂其志。”後遂以“鴻陸”指高位。 北周 庾信 《小園賦》:“不雪 雁門 之踦,先念鴻陸之遠。”《全唐文》卷九九四載《珍州榮德縣丞梁君墓志銘》:“鴻陸初漸,龍門早昇。” 明 湯顯祖 《奉舉主劉中丞開府閩中》詩:“儷景漸鴻陸,揚蕤覿紫宸。”

(2).《詩·豳風·九罭》:“鴻飛遵陸,公歸不復,於女信宿。” 毛 傳:“陸,非鴻所宜止。”後因以“鴻陸”指不宜止息之地。 唐 宋之問 《為韋特進已下祭汝南王文》:“惟彼鴈堂,墜茲鴻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鴻陸”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一、古典文獻中的含義

  1. 象征高位
    源自《周易·漸卦》“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指鴻雁飛至高而平坦的陸地,羽毛可作禮儀裝飾,比喻人處于高潔之位且不受世俗牽絆。如北周庾信《小園賦》中“先念鴻陸之遠”,即用此意表達對高位的追求。

  2. 不宜久留之地
    出自《詩經·豳風·九罭》“鴻飛遵陸,公歸不複”,毛傳注解認為“陸”并非鴻雁適宜栖息之處,故“鴻陸”引申為不適合停留的環境。唐代宋之問的詩文中也沿用此意。

二、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鴻陸”解釋為“規模宏大、極為廣闊”,如形容土地廣袤或知識淵博。但此用法未見于傳統典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或誤讀。

建議參考《周易》《詩經》原文及權威注解(如、2、5)以深入理解本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鴻陸——古時中文中絕少的詞彙

鴻陸是古漢字中極為罕見的一個詞彙。它指代一個概念,表示天地間的廣闊、遼遠。鴻陸具有深遠的哲學意味,在古代文獻中被用以描繪自然環境的壯麗與無邊。

拆分部首和筆畫:鴻陸這個詞由“鳥”和“陸”兩個字部組成。“鳥”是鳥類的意思,位于上方,為頭部部首,并在拼音中讀作“niao”;“陸”指的是大地、陸地,位于下方,為地部部首,并在拼音中讀作“lu”,合起來讀作“hóng”。

來源:鴻陸一詞最早出現于《周易》中,《周易》是古代中國的經典之一,由蔔辭和爻辭組成,是古代蔔辭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周易》中的“鴻陸”用以描述天地的廣闊、無垠。

繁體:鴻陸的繁體字寫作「鴻陸」。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鴻陸最早采用的寫法是「鴻陸」。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有所演變,到了現代漢字中的寫法變為「鴻陸」。

例句:古代文獻中的例句如下:“全宇宙的星星,散布在鴻陸之上,顯得十分輝煌。” 這句話描述了廣闊的天地中星星的分布和壯麗場景。

組詞:與鴻陸相關的詞彙有:“鴻蒙”(指天地初始形态的混沌),“鴻圖”(指宏偉的計劃或目标)等。

近義詞:與鴻陸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廣袤”、“浩渺”、“無垠”等。

反義詞:與鴻陸相反的詞彙有“狹小”、“有限”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