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躁率好勇。 宋 葉適 《祭林叔和文》:“我少狂勇,自喜先登;援而愒者,獨君弟兄。”
“狂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狂勇”一詞的語義隨時代演變産生分化,核心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代文獻或權威漢語詞典(如《漢典》《查字典》)。
狂勇,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非常勇敢、無畏、大膽。形容個人或行為在面對困難、危險或冒險時表現出的勇敢和無所畏懼的精神。
狂勇的部首是犬,《說文解字》将它解釋為“狗”的意思。
狂:由犬(4畫)和王(4畫)組成,總共8畫。
勇:由力(2畫)和甬(6畫)組成,總共8畫。
《狂勇》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翩翩者華》:“翩翩者逝不容華兮,衆莫負我心狂而後言。”其中“心狂而後言”表示勇往直前、舍己為人的精神。
狂勇的繁體寫法為「狂勇」,與簡體寫法相同。
狂勇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略有差異,使用的是篆書或隸書風格。以下是其中一種寫法:
狂:
䷶(14畫)
龹(8畫) + “犬”(犭,3畫)
勇:
勈(12畫)
彳(3畫) + “甬”(田,5畫)
他表現出了狂勇的精神,毫不猶豫地沖向了戰場。
這個年輕人有一種狂勇的氣質,敢于挑戰任何困難。
狂勇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狂勇之舉、狂勇無畏、狂勇作戰、狂勇表現
狂勇的近義詞有:勇猛、骁勇、勇往直前、豪勇
狂勇的反義詞有:懦弱、膽小、怯懦、畏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