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享觐的意思、享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享觐的解釋

朝見天子進獻貢品。《國語·周語中》:“ 魯叔孫 之來也,必有異焉,其享覲之币薄而言諂,殆請之也。”《穀梁傳·僖公五年》:“天子微,諸侯不享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享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古代禮儀中的含義

  1. 基本解釋
    “享觐”指諸侯或地方官員朝見天子并進獻貢品,屬于古代政治禮儀的一部分。例如《國語·周語中》提到“享覲之币薄而言諂”,即指進貢的禮物微薄卻言辭谄媚。

  2. 古籍引用

    • 《穀梁傳·僖公五年》記載:“天子微,諸侯不享覲”,說明當天子勢力衰弱時,諸侯不再履行朝貢義務。
    • 《左傳》等文獻中,“享”多指祭祀或進獻,“觐”則特指臣子拜見君主,組合後強調禮儀的莊重性。

二、引申與争議含義

  1. 現代詞典的擴展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享受宴請的賓客”,并衍生出“受惠卻不知感恩”的貶義。例如提到古代貪婪者建邺的故事,但此說法缺乏權威古籍佐證,可能是後人附會。

  2. 姓名學中的寓意
    在取名文化中,“享觐”被拆解為“享有盛譽”和“指日入觐”,寓意功成名就、地位顯赫,但屬于現代衍生用法,與原始詞義無關。

三、總結與辨析

建議在學術或古文閱讀中,優先參考《國語》《穀梁傳》等經典文獻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享觐

《享觐》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指的是受封為丞相或大将軍的官員。它的拆分部首為食和言,其中食表示與食物有關,言表示與言語有關。這個詞的筆畫數目為12劃。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周南·桃夭》中的一句詩:“樂隻君子,講究愛人。”其中“講究”一詞便是現代“享觐”的古代寫法。

在繁體漢字中,享觐可被寫作“享覲”,并在一些地區和場合仍然保留了這種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說文解字》中記載的《金文》、《典記》和《戰國文字》中,享觐的寫法為“⿱飠進”。

以下是一些使用《享觐》的例句:

1. 以勇猛善戰的将領被封為享觐。

2. 在古代,被任命為享觐的官員承擔着重要的國家職務。

3. 古代中國的曆史上,有許多享觐被尊為政治教育的楷模。

與《享觐》相關的組詞有:享受、觐見、享國之固、享福、觐谒。

近義詞可以包括:丞相、大将軍、宰相。

反義詞可以包括:平民、庶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