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觀釁伺隙的意思、觀釁伺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觀釁伺隙的解釋

察看對方的破綻、漏洞,以待時機。《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且阻兵無衆,古之明鑒,誠宜蹔息進取小規,以畜士民之力,觀釁何隙,庶無悔吝。”《三國演義》第七十回:“既定 漢中 ,然後練兵積粟,觀釁伺隙,進可讨賊,退可自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觀釁伺隙”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guān xìn sì xì,其核心含義是觀察對方的破綻或漏洞,等待合適的時機行動。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釋義與用法

  1. 釋義
    指通過細緻觀察,發現對手的弱點或疏漏,并借此等待行動的時機。其中“釁”和“隙”均指破綻、漏洞,“觀”即觀察,“伺”為等待。

  2. 語法功能
    通常作謂語或定語,用于描述戰略或戰術上的謹慎謀劃。例如:“他善于觀釁伺隙,總能抓住最佳時機。”


二、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且阻兵無衆,古之明鑒,誠宜暫息進取小規,以蓄士民之力,觀釁伺隙,庶無悔吝。”
(譯文:擁兵自重卻不得民心是古人的教訓,應暫停擴張計劃,積蓄力量,觀察敵方漏洞再行動,才能避免災禍。)

此句體現了陸遜建議孫權在軍事行動中注重策略性等待的思想。


三、例句與應用

  1. 古代用例
    《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提到:“既定漢中,然後練兵積粟,觀釁伺隙,進可讨賊,退可自守。”

  2. 現代引申
    可用于商業競争、人際交往等場景,強調“謀定而後動”的智慧。例如:“企業需觀釁伺隙,才能在市場變化中搶占先機。”


四、近義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語境用法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三國志》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觀釁伺隙

觀釁伺隙(guān xìn sì xì)是一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下面将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觀:由目部組成,有丨一丨共4畫;釁:由血部組成,有〡一丨一〡共10畫;伺:由亻部組成,有亻一共2畫;隙:由阜部和日部組成,有⻖一曰一共12畫。

來源和繁體

觀釁伺隙最早出現于《晉書·王衍傳》記載的一句話:“觀釁伺隙,塞不容豺虎之逆。”意為時刻警覺,防備敵人的窺伺和尋找機會。這句話表達了對敵人行為的警惕。”觀”意為觀察,注視;“釁”指窺伺,等待時機;“伺”指窺伺,暗中觀察;“隙”指機會,漏洞。

在繁體字中,觀釁伺隙的寫法與簡體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和碑銘中,觀釁伺隙的字形有一些變化。例如,“觀”字在篆書中寫作“見”、“釁”字在篆書中寫作“罱”,“隙”字在篆書中寫作“日阜隹穴”。

例句

1. 他時常觀釁伺隙,以防止任何不測。 2. 這個諜報單位經常觀釁伺隙,以便獲取對方的情報。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觀察、釁細、伺候、隙縫。

近義詞:觀察隙機、窺隙伺。反義詞:撲釁投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