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角冠的意思、角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角冠的解釋

(1).道冠。 唐 王建 《贈王屋道士赴诏》詩:“玉皇符到下天壇,玳瑁頭簪白角冠。” 唐 張蕭遠 《送宮人入道》詩:“師主與收珠翠後,君王看戴角冠時。”

(2). 宋 代時行的一種白角制的女冠。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 濟州 金鄉縣 發一古冢,乃 漢 大司徒 朱鮪 墓……婦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兩翼抱面,下垂及肩,略無小異。”參閱 宋 王栐 《燕翼诒謀錄》卷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角冠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分為兩類:

一、古代禮儀冠飾 指古代貴族祭祀或重大儀式時佩戴的禮冠,以動物犄角為裝飾主體。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其形制為"以犀角或牛角制成冠狀飾物,綴于冠帽兩側",常見于商周青銅器人物紋飾中。宋代《雲笈七籤》提及道教法會中,法師需"戴角冠,執玉簡",可見其宗教儀軌用途。

二、鳥類頭部角質結構 在鳥類學術語中,特指部分禽類頭頂生長的角質突起,如鶴形目中的冠鶴屬物種。《中國鳥類志》描述該結構為"表皮角質化形成的冠狀凸起,具有物種識别與求偶展示功能"。此類生理特征常見于丹頂鶴、蓑羽鶴等鶴科鳥類,其形态、顔色隨年齡和性别産生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角冠”一詞在曆史文獻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道冠(道士佩戴的帽子)
    唐代文獻中多次提及,是道士身份的标志性頭飾。例如:

    • 王建《贈王屋道士赴诏》詩描述“玳瑁頭簪白角冠”;
    • 張蕭遠《送宮人入道》提到“君王看戴角冠時”,均指女子入道後改戴道士冠。
  2. 宋代女性流行頭飾
    宋代出現一種以白角(動物角或仿角材質)制成的女冠,形制獨特:

    • 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其樣式“兩翼抱面,下垂及肩”,與漢代垂肩冠相似;
    • 王栐《燕翼诒謀錄》也提到這種頭飾曾風靡一時,後因過于奢靡被官方限制。

兩種含義均與古代服飾文化相關,但適用群體和時代背景不同。需注意,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古詩詞注解中。

别人正在浏覽...

聱牙佶屈綳拽襞方比勒陀利亞曹幹闡發赤髭白足打呼噜彈毫典幹調驅鈍獘蠹字法物庫廢居負韊鈎深極奧顧賴何勞河清頌回合诙謿渾身上下禍酷進口稅舊金山涓子孔明曠日經年寬垲魁顔理合靈通林苑緑柱石買棹滿衍媚曼沒查沒利南平攀翼陪禮七腳八手頃筐岨峻三等九格三夷生熟沈香設移事在蕭牆受洗遂進夙興亭渟突将尾瑣五裡霧無適諧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