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時守分的意思、待時守分的詳細解釋
待時守分的解釋
待:等待;時:時機;分:本分。為了等待好的時機而暫時安分守己。
詞語分解
- 待時的解釋 謂等待時機。《孟子·公孫丑上》:“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驍勇百萬,畜力待時,役不再舉,今日之謂也。” 明 劉基 《順齋箴為夏仲珍作》:“天地
- 守分的解釋 安分;守本分務農守分詳細解釋安守本分。 漢 王粲 《公宴詩》:“見眷良不翅,守分豈能違。古人有遺言,君子福所綏。” 唐 李白 《空城雀》詩:“恥涉 太行 險,羞營覆車粟。天命有定端,守分絶所欲。
網絡擴展解釋
“待時守分”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在等待合適時機時,暫時安守本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待時:等待時機或機遇。
- 守分:安守自身所處的地位或本分。
- 整體:指人在不得志或環境不利時,暫時保持低調、遵守本分,等待未來發展的機會。
2.出處與典故
- 出自元代關漢卿的雜劇《裴度還帶》第一折:“想咱人不得志呵,當以待時守分,何日是我那發迹的時節也呵!”。
- 明代無名氏《鬧銅台》中也有用例:“我如今裝醉如癡,推聾作啞,待時守分。”。
3.字義分解
- 待:主動等待,含“蓄勢”之意。
- 時:指外部環境中的機遇或轉折點。
- 守:堅守、遵循,強調内在的自我約束。
- 分(fèn):本分、身份,此處不讀fēn。
4.用法與語境
- 適用場景:多用于描述人在逆境或蟄伏期的處世态度,如職場、學業中的韬光養晦。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如“君子待時守分”。
- 反義詞:輕舉妄動(對比突顯其“隱忍”特質)。
5.注意事項
- 讀音:“分”需讀第四聲(fèn),易誤讀為fēn。
- 情感色彩:中性偏積極,強調智慧與耐心,而非消極退縮。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待時守分:
待時守分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等待時機,恪守自己所分配的任務和責任。現在讓我來為你逐一解答你的問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待(彳、寸)
時(日、寸)
守(宀、宀、宀)
分(刀、八)
來源:
待時守分出自《左傳·昭公十二年》:“ 夏,左師如宋,孟頃王如晉,呂尚如楚。為陽起故,庚午也。公子圉薨于糾,乃急傅問。子書問曰:‘聞 ,鮮 能 不 也 不 乎?’對曰:‘ 不 能。’‘ 若 鮮 能 不 也 不 乎?’‘ 不 乎。’‘若聞 若所為者 也 乎?’‘ 不 為也。’子書曰:‘若 有 人 者 何 也 以 久為之 而 不 歸 耶?’對曰:‘待其小人 也 以 守辟 而 将 符 而 後 取之 辟 者 何 也 ? 不 安 虞 之 寝 也 。’
繁體:
待時守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待時守分
例句:
他心急火燎,但還是選擇待時守分,相信自己的努力終将會有回報。
組詞:
守分、守時、守望、守信
近義詞:
恪守、守紀守法、守土如玉、守正不阿
反義詞:
脫離分寸、方寸大亂、不守時、背信棄義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