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聲詞。蟲鳥鳴叫聲。 唐 李賀 《昌谷詩》:“嘹嘹溼蛄聲,咽源驚濺起。” 明 何景明 《鳴雁行》:“鳴雁鳴斯,其音嘹嘹。” 清 李沛 《聞雁》詩:“槭槭秋風起,嘹嘹寒雁來。” 張賢亮 《綠化樹》四:“象是應合饑餓的山鷹‘嘹嘹’的啼鳴一般,這個如石雕似的車把式,喉嚨裡突然發出一聲悠長而高亢的歌聲。”
“嘹嘹”是一個漢語拟聲詞,主要用于形容蟲鳥的鳴叫聲,具有鮮明的音韻感和畫面感。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嘹嘹是一個漢字詞語,其具有豐富的意義和用法。它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聲音高亢、響亮或悅耳動聽的特點。嘹嘹的基本意思是高亢、響亮,也可以用來形容動物的叫聲。此外,嘹嘹還可以指的是痛苦、高亢的情感。
嘹字由“口”字部首和“堯”字義組成。
嘹字的總筆畫數為13,其中口部筆畫數為3,堯部筆畫數為10。
嘹嘹一詞的來源很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周南·桃夭》篇,文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嘹彼箫管,聊以解嘲。”的詩句。這裡的“嘹彼”可以理解為“嘹亮的(彼)箫管”,意味着悅耳動聽的音樂聲音。
在繁體字中,嘹字的寫法為“嫽”。
在古代,嘹字的寫法發生過變化。最古老的寫法稱為“龍瑞旁”,其形狀與現代嘹字相似,但上半部分有一龍形旁,表示高亢響亮的蟲鳴聲。另一種寫法稱為“蟲瑞旁”,在“龍瑞旁”的基礎上,用了更加具體的“蟲”形旁來表示聲音的高亢。
1. 那隻小鳥在樹上嘹嘹地歌唱。
2. 這場音樂會上演奏的音樂嘹嘹動聽。
3. 他的嘹嘹之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組詞:嘹喨(高亢響亮)。
近義詞:響亮、悅耳、高亢。
反義詞:低沉、沙啞。
【别人正在浏覽】